安徽特色美食
[大救驾]
“大救驾”是安徽寿县著名点心,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制作大救驾的主要材料有:猪板油、金橘饼、核桃仁、青梅、青红丝、冰糖、白糖、糖桂花等,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这种点心形状独特,其形扁圆,中间呈急流漩涡状,多层花酥叠起,犹如金丝盘绕,清晰不乱,色泽乳白滋润。品尝起来,酥脆可口,重油而不腻,而且含多种果香味,深受群众喜爱。大救驾不仅味道好,而且名称也很独特,这就更增加了它的魅力。
为何取名大救驾呢?这得从它的诞生说起。在距今一千多年前,中国正处在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后期的周朝,在英明之主柴荣的统治下逐渐强盛,大有统一全国的势头。当时,周统一全国的最大障碍就是在十国中势力最大的南唐。公元956年,柴荣派大将赵匡胤攻取南唐的淮南地区,在攻取淮南军事重镇寿春时遭到南唐军队顽强的抵抗。寿春的守将刘仁赡是南唐的优秀将领,长于计谋,他带领南唐军队防守得非常出色。赵匡胤率强大的周军苦苦攻打九个多月,才拿下寿春城。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击战,不仅让周军付出很多条生命的代价,活着的人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为主帅的赵匡胤更是殚精竭智,疲惫不堪,以至体伤神黯,不思饮食。赵匡胤的厨师多年跟随在主帅身边,见主人如此,心里非常着急,想方设法在饮食上面翻花样,但都未有效果。后来他参照当地的点心做了一种圆饼献上。赵匡胤看到这种色如凝脂,金丝盘绕的糕点,顿时胃口大开,一口气吃了很多。赵匡胤恢复食欲后,也很快消除疲劳。几年之后,赵匡胤夺取柴氏政权,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但他还没有忘记当年在寿春吃的点心,并说这种点心曾救过他的驾,就赐名为“大救驾”。
一千多年来,大救驾在原料、配方、制作技术上又有了多次改进,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渐成为全国名点。
[顶雪贡糕]
怀宁县传统名产,因其色如高山之巅白雪,故名“顶雪糕”清朝光绪年间作为贡品进京,遂称“顶雪贡糕”。顶雪贡糕选料讲究,做工精细。主要原料采用本地出产的优质糯米,佐以精细白糖、麻油、桔饼、核桃仁、红绿丝,经过精炒、细磨、润潮、清蒸、切片等多道工序精制成。该产品外观洁白,质地柔软,香甜适度,酥松可口,营养丰富。当地群众将顶雪贡糕视为吉庆的象征,每逢佳节喜庆,互相馈赠,以示糕(高)为糕(高)去之吉祥寓意。
[方腊鱼]
“方腊鱼”是徽州名菜之一。它是采用两种不同的烹调方式制成的。方腊鱼选用一斤半左右的新鲜鳜鱼(桂鱼),洗净后切下鱼头、鱼尾,将鱼的中段炸成金黄色的鱼肉,配以番茄酱,用高汤烧好,炒匀,置于盘中部,将鱼头、鱼尾烧熟后置于盘的两端,再用十二只炸过的大虾镶盘边而成。方腊鱼的特点是造形奇特,鳜鱼在盘中昂首翘尾,有凌波腾跃之势,而盘中则包含三味:头尾咸,中段甜,大虾鲜,风味特别,制作奇巧。
方腊鱼,又称“大鱼退将兵”,主要是根据其独特造型取名的。不过,若追根溯源,它还与一个古老故事有关。北宋末年,宋徽宗荒淫无耻,伙同蔡京、朱励、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六贼”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他派朱励在江南一带搜刮珍奇异宝、名花古木,朱励及其爪牙们仗着皇帝的势力在江南横行霸道,他们拆墙破屋、敲诈勒索,弄得民不聊生。歙州、睦州一带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也成了朱励等人骚扰、搜刮的主要地区。歙州、睦州人民痛恨官府,在穷苦农民方腊的领导下举行起义。方腊起义爆发后,江南一带的老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迅速攻下金华、杭州等地,声势一时很大。宋徽宗听到江南起义的消息,连忙将已准备好去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大军交给受宠臣官童贯,让他率大军火速南下镇压方腊起义。方腊起义规模虽大,但还是无法与几十万宋朝精锐部队相抗衡。尽管方腊及其部将多次击败宋军,但攻占的杭州、金华等地还是逐渐陷落,最后退到了齐云山独耸峰,宋军尾随而至,来到山下。齐云山山势险要,起义军在此可以居高临下,打击敌人的进攻。但这里粮草不足,难以久居。宋军在几次攻山失利后,便在山下安营扎寨,切断通往山上的道路,准备将起义军困死在山上。方腊见敌人施出这样的毒计,非常着急,只得在山上到处走动,寻找突围的时机。一天,方腊走到山上的一个大水池边,见里面有很多鱼虾,顿生一计:他叫来一些战士,把水池中的鱼虾都捕捞起来,然后集中投向敌人,以此来迷惑宋军。宋军将领见山上有如此丰富的鱼虾,以为山上粮草必然充足,一时难以将方腊义军困死,强攻又攻不上去,只好解围而去。
“方腊鱼”这道菜取方腊起义军不畏强敌、奋勇冲杀之气势,寓人民敢于反抗贪官昏君、再造理想社会之精神,故—直探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它不仅味美形异,而且蕴涵着人民对英雄的精神和智慧的仰慕
[伏岭玫瑰酥]
伏岭玫瑰酥是久负盛名的传统糕点,产于绩溪县伏岭村,因其内有玫瑰花作为辅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
制法:以细白糖、芝麻、面粉、饴糖等为主料,辅以玫瑰花、青梅、桔饼、红绿丝。芝麻手工脱壳,炒熟后碾细过筛拌上细白糖烘干成麻屑,用小量的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面粉分层卷叠起来,按一定规格切成块后,表面再均匀地撒上细白糖、玫瑰花、切细的青梅、桔饼、红绿丝等。把已制成切块的玫瑰酥,按比例切成四块,然后包装,每盒10小包。制成的玫瑰酥,外观洁白如玉,丝丝点点的玫瑰花、桔饼、青梅等若隐若现,宛如翡翠玛瑙嵌于白玉之中。
该产品始产于清代,经久不衰,1985年送京参加全国食品展览会并获奖。
[合肥大麻饼]
“合肥大麻饼”是合肥的四大名点之一,在国内享有盛誉。合肥大麻饼以白糖、冰糖为原料,配上青红丝,再和拌麻油做饼馅,用精细面粉做成饼状,并将馅包入其内,外皮粘上密密麻麻的芝麻,入烘炉炕制而成。这种麻饼面如蟹壳黄色,边沿泛白,吃起来脆而不焦,香甜柔软。
合肥大麻饼历史悠久。相传在北宋时期,合肥一带就用面粉制作一种铜钱大小、实心无馅的饼,其外还布着密密麻麻的芝麻。当时称之为“金钱饼”,为百姓逢年过节时常吃的点心。元朝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在淮北地区爆发。合肥离淮北很近,也有很多穷苦农民加入起义军。在朱元璋的部队中,将领张德胜就是合肥人。朱元璋派张德胜率水军为先锋,攻打长江边的港口裕溪口。张德胜的水军都是家乡子弟。为了让士兵们吃得好,更好地战斗,张德胜命家乡父老制作一种以糖为馅的大“金钱饼”,称作麻饼,作为水军的干粮。水军吃着家乡的点心,精神振奋,一鼓作气地攻下裕溪口,打败元军,并乘胜攻下采石矶。这一仗为朱元璋不久后攻占集庆(今南京)奠定了基础。朱元璋非常高兴,称这种麻饼为“得胜饼”。
“得胜饼”在明朝,是最流行的糕点之一。经过五百多年的流传,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李鸿章的部属中有个叫刘东山的,辞官回乡,在合肥开了家食品杂货店。他雇佣几名糕饼师傅,对流传已久的“得胜饼”加以改进。他们将饼做得更大,加大馅的分量,表皮的芝麻粘得饱满、均匀。新麻饼上市后,购买者蜂拥而至,店家供不应求,买者只好排长队等待。刘东山见此情形,命人精制八百筒(一筒十只)送给他过去的上司李鸿章。李鸿章吃后认为此麻饼完全可以和苏州点心相媲美,又将它们分赠给朝廷的同僚。就这样,刘东山的产品一下便闻名全国。现在,合肥大麻饼仍是畅销全国的名点,在北京、上海、江浙等地仍可以购得。
[虎皮毛豆腐]
徽菜名品。“毛豆腐”是徽州传统名菜。因利用豆腐进行人工发酵,让其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白色菌丝),故称“毛豆腐”。豆腐在发酵中蛋白质分解成多种氨基酸,味道较一般豆腐鲜美。“虎皮毛豆腐”因茸毛经煎炕后呈虎皮条纹而得名。据传说,朱元璋一次兵败徽州,逃至休宁一带,腹中饥饿难熬,命随从四处寻找食物,一随从从草堆中搜寻出逃难百姓藏在此处的几块豆腐,但已发酵长毛,因别无它物,随从只得将此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给朱元璋吃。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鲜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兴。转败为胜后,下令随军厨师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毛豆腐”遂在徽州流传下来。“虎皮毛豆腐”的做法是:“毛豆腐”先入锅煎炕至两面黄,再加调味品烧烩,食用时蘸辣椒酱。此菜鲜醇爽口,气味芳香,吃时别有一番情趣。
[徽州臭豆腐]
俗名“大呆臭”,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间创制,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特地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从此名声大振。与浙江绍兴的臭千张、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势,享誉海内外。徽州大呆臭,表面为灰、兰、黑综合色,内里洁白如玉,闻着臭、吃则异香,独具一番风味,而由于大呆臭的制作工艺很复杂,所以这道风味小吃,恐怕只有来黄山的游客才能吃到了。大呆臭在黄山市内很多小吃摊点上均可吃到。
[腊八粥]
腊八粥是我国劳动人民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都吃的一顿饭。腊八粥是用米、麦、大豆、豆腐、肉类、蔬菜等食料混合熬成。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食物不一样,各地腊八粥的成分不同,味道也大有区别。但它们都味道鲜美,深受各地人民欢迎。
腊八粥流传已久,距今有六百多年。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父母只得把他送到地主家去放牛图口饭吃,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朱元璋去放牛的那家地主非常刻薄和凶狠,只要稍有差错,他就对朱元璋非打即骂,还常常不给饭吃。有一天,朱元璋牵着老水牛过独木桥,桥板太窄,老水牛一脚踏空,跌下桥去并摔断了腿。地主知道后,将朱元璋暴打一顿,关在一间屋子里,不给饭吃。这一关就是三天三夜,朱元璋粒米未沾,滴水未进,饿得他眼冒金花。朱元璋在房子里东找西寻,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找到,只有一口破锅。正在他绝望的时候,一只老鼠从他前面窜过,钻到一个洞里。朱元璋想抓只老鼠来充饥,也许可以挨过这惩罚,他就在老鼠洞这里挖下去。不料挖开一看,老鼠已经跑了,可这里却是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芋艿、红枣等,虽然不多,每样也都有点。朱元璋就把这些东西拼凑起来,装在破锅里,又想法弄了一些水放进去一锅煮。结果烧熟成了一锅杂七杂八的粥,朱元璋一口气吃下去,觉得比吃什么味道都香甜。朱元璋长大后,参加农民起义军打击地主。怀着深仇大恨的朱元璋作战勇敢,逐渐爬上了皇帝的宝座。做了皇帝他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吃过,连山珍海味都腻了。一天,他想起小时候吃用老鼠粮豆煮成的粥,觉得自己不应该忘记过去的苦日子,这样才能励精图治。于是命御厨用杂七杂八的粮食、豆类烧一锅糖粥。那天是腊月初八,这粥就叫“腊八粥”。
朱元璋比较重视教育子女,他让儿女们也吃点腊八粥,让他们在荣华富贵之时别忘了祖辈创业的艰辛。文武官员们见皇帝全家吃腊八粥,也学样吃。后来民间也跟着吃,以提醒自己扬勤诫懒,处安思危。
[凉亭雪枣]
一种糕点,因形状如枣,浩白如雪,产于宿松县凉亭河而得名,是宿松县历史悠久的传统名产。凉亭雪枣以糯米、白芋浆为原料,先制胚,放进冷油加热,至油沸胚身壮大成形,再打浆上糖即成。由于原料比例、和料、蒸料、刻胚的技巧不易掌握,很难仿制。真品凉亭雪枣,胚形似枣,质白如雪,外壳薄如纸,内心松如棉,香酥脆嫩,入口即化,能止咳化痰,是非曲直气和中,健脾补肾。
[龙凤贡面]
产于怀宁县,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怀宁石牌镇有人在朝中为官,七十寿辰时,其弟千里迢迢将家乡的“长寿面”送京祝寿,其兄又将此面送给宋太祖赵匡胤进“御膳”。宋太祖因觉美味可口,传旨年年进贡,故称“龙凤贡面”。龙凤贡面与一般面条制作不同。它采用精制面粉、鸡蛋精、小磨麻油、精盐等多种精料,经手工精心拉制而成。成品白如银,细如丝,丝丝成缕,长短一致。其烹调食用亦有讲究,先备好鸡汤或肉汤于碗内佐以酱油、味精、葱花,再将锅内煮沸的面格捞出,放进汤碗内,调伴食用,人口柔软,味道鲜美,富有营养,最适宜老弱妇孺食用。
[沛县狗肉]
“沛县狗肉”是沛县著名菜肴。它选用优质狗肉加上公丁香、花椒、草果、生姜、砂仁、大茴、小茴、桂皮等入锅后慢火焖煨,然后脱汤上色而成。沛县狗肉的特点是无腥味、异味,香气浓郁,肉酥而不腻,老少咸宜。
沛县狗肉,历史悠久,距今已两千多年。它的成名归功于秦末汉初的沛县两个名人——刘邦和樊哙。樊哙年轻时,家里比较穷,没有田地好耕,在流经沛县的泗水河西设摊卖狗肉。在樊哙狗肉摊不远,住着一个无赖,他就是后来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刘邦家里富裕,两个哥哥与父亲常年在田间耕作,非常辛苦,可刘邦从来不去干活,整日游手好闲。刘邦特别喜欢吃狗肉,几乎天天都要去吃樊哙的狗肉,吃了就赊帐,常赊不还。樊哙是小本经营,像刘邦这样他怎么吃得消呢,但又拉不下面子和刘邦闹翻。只好悄悄地将狗肉摊搬到河东。刘邦一连三天到樊哙原来设摊的地方都没吃到狗肉,一打听才知道樊哙搬到河对岸了。刘邦走向河边渡口,想乘摆渡的木船到河东去。谁知船主因刘邦没带钱,以前还欠着帐,便不让他上。刘邦急得口水都流了出来,正巧一只老鼋游来,刘邦不顾一切地跳到老鼋背上,游到了河东。刘邦见到樊哙,寒喧了几句,便迫不及待地坐下来吃狗肉。樊哙搬到河东三天,因新设摊,狗肉卖不出去,刘邦这一吃,众人都抢着来买,三天积存的狗肉很快就卖完了。此后,只要有空,刘邦就让老鼋驮过河来白吃狗肉。樊哙见躲不过刘邦,恨死那只老鼋,就把老鼋偷偷地杀了,与狗肉一起煮,没想到这狗肉变得更鲜了。刘邦没有老鼋驮他过渡,便不能经常吃到樊哙的狗肉,心里很不痛快。不久,他当了泗水亭长,便借口樊哙脾气暴躁,把樊哙的切肉刀给没收了。樊啥没有刀,只好把狗肉烧得更熟烂,用手撕着卖给食客。谁知这酥烂的狗肉撕着吃更具风味。
秦末农民大起义,刘邦与樊哙都参加了,后来,刘邦当上皇帝,樊哙成为他手下大将,他们还成了连襟,自然再用不着为吃狗肉使心眼了。刘邦衣锦还乡,想起家乡的狗肉,便召来父老乡亲,用大块狗肉下酒。酒酣耳热之时,踌躇满志的刘邦乘兴起舞,并高唱《大风歌》。从此,沛县的狗肉便闻名全国。
[桐城菜心粑]
桐城市风味独特的传统早点,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美名远播。当时古城居民最喜爱的早点就是一碗清茶,一碟光洁晶莹的菜心粑。县城街道两旁到处开设有经营菜心粑的早点店和茶社,生意十分兴隆。桐城菜心粑的制做极为讲究,用七成籼米、三成糯米,在温水中浸泡半日,捞起沥干,再用碓春成粉,选嫩绿白菜心,微煮揉成泥状,剔除菜茎,再掺以猪油、白糖作为粑馅。蒸熟后,外形如琢玉,内心如悲翠,柔而不粘,甜而不腻。
[无为熏鸭]
产地:中国安徽。
历史:无为熏鸭,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据传,清乾隆三十九年,安徽无为县厨师采用先熏后卤的独特方法烹制鸭子,成菜色泽金黄油亮,滋味鲜美可口,其制法与口味均独具一格,因而全县闻名,故称“无为熏鸭”。后来传至各地,到清末已闻名全省,销往各地,成为安徽省人们最喜爱的特色菜肴之一。
特点:用肥鸭熏制而成。成菜色泽金黄,皮脂厚润,肉质鲜嫩,气味芳香,别有风味。
[芜湖腐乳]
产地:中国安徽芜湖。
品种:有红方、青方、糟方等,各具风味。红方腐乳加入红曲,色泽红艳,咸辣醇香;糟方腐乳加 入黄酒精,色泽乳白,有浓厚的糟香和氨基酸的复合香味;青方腐乳色泽青白,臭中有奇香, 非常鲜美。新创制的桂花腐乳、芝麻腐乳和多味腐乳都有特异风味。
特点:芜湖腐乳块形整齐,色泽艳丽,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回味悠长。
功效:桂花腐乳芳香馥郁,具有化痰散瘀、暖胃止痛的功效;芝麻腐乳香浓味鲜,能补中健身,抗 病延寿;多味腐乳由于加入多种香料,具有咸、甜、酸、辣、麻、香等多种味感,颇为消费 者喜欢。
[天堂寨吊锅]
天堂寨吊锅,农户在屋内一角,挖一直径50--70厘米,深约30厘米的火笼,同时,在其屋正上梁上悬木质滑杆吊一铁锅(或铜壶),在火笼上吊锅可随意升降。春夏一般不用,冬季火笼烧柴,家人或来客围坐四周,烤火闲侃。平时放吊壶烧水,吃饭时几样烧熟的菜放入锅内,吃热菜,喝小吊酒。一般不用桌子,吃饭的人右手拿筷子,左手心放碗,食指于中指之间夹只酒杯。要坚立筷子插到锅内,才能夹到菜,否则,吊锅会向秋千一冲到夹菜者面前,不仅夹不到菜,如果用力稍猛,会伤及对面的人。此习俗流传至今。
[凤阳酿豆腐]
“凤阳酿豆腐”是安徽沿海地区的传统名肴。
据凤阳当地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在凤阳,他年幼时家境贫寒,靠乞讨度日。一日,朱元璋在凤阳城内的黄家小饭店里讨得一碗酿豆腐,吃后深感滋味极佳。以后,他便经常去这家饭店乞讨酿豆腐。后来他穿上龙袍做了皇帝,便下令将凤阳城内那家黄家小饭店的厨师
召进了皇宫,专门为他烹制“凤阳酿豆腐”,成了他御膳房的厨师。从此,这个菜身价百倍,成了明朝宫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并得到一个“朱洪武(1368年朱元璋称帝年号“洪武”)豆腐”的雅号驰名于世,一直流传至今。
今天的“凤阳酿豆腐”是用嫩豆腐为原料切成片,夹入猪肉末、虾仁末等,裹上鸡蛋粉糊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再用糖醋勾上芡汁即成,具有色泽奶黄,外脆里嫩,酸甜可口等特色。
[庐州小吃]
庐州小吃(合肥古称庐州),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与庐州菜一样,在安徽烹饪技艺的宝库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庐州在历史上,曾是三国、东晋时的古战场,居江淮之间,巢湖北口,明、清设府,辖庐江、巢湖等地,解放后为安徽省会,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政治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使她能采省内外各地小吃之逸名,继承古庐州小吃之精华,兼收并蓄得以丰富多彩。
特别是抗战胜利后,省会迁来合肥,小吃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经营小吃的约占饮食市场的七成,除少数的店铺外,多数是摆摊,肩挑巷买,以油炸臭干、盐茶单、糖炒麻元、绿豆元、南瓜饼、馄饨、白糖饺子、韭菜盒子等品种为多。有些店铺善于经营,加之制作手艺精巧,还有了点名气,如刘鸿盛的鸡汤小刀面、馄饨饺、冬菇鸡饺,吴鸿发的鸡血糊;长春源的米粉肉;小南园的酒酿元宵、鸡蛋馍;广寒宫的蟹黄小笼汤包;五味斋的五味元宵;大雅楼的旱饺;明教寺的腊八粥;快活林的锅贴饺;复兴园的油酥烧饼、蛤蟆酥、荠菜园子。还有万花楼、佛照楼、会宾楼等一些茶馆的小花狮头、烧卖、四色小笼、冠顶饺、韭菜春卷,也都较有特色。有的店铺小吃出名后,别家仿照并与之竞争,如杜鸿盛、赛鸿盛等。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庐州小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了许多新的品种,使古老的庐州小吃闪烁着青春的光芒。庐州小吃品种风味及食俗与南北不同,有句顺口溜大麻饼、玉带糕,寸金、百切、加烘糕、小刀面、馄饨饺、旱饺、油香、小笼包,龙灯节子包油条。前两句说的是庐州糕点,后两句指的就是庐州小吃。这些小吃不象北方那样带有冲劲,也不象南方那样偏甜,均甜咸适中,讲究鲜香。龙灯节子包油条这种食俗很普遍,就象北方煎 饼卷大葱,苏联土豆烧牛肉一样,不可分离。龙灯节子单吃虽香但干燥,油条单吃虽糯口但油腻,而龙灯节子包油条却互相借味,香甜油润,十分可口。面类食品在庐州小吃一向居于首位,不仅制作讲究,而且花样也多。例如饺子一类 就有冬菇鸡饺、馄饨饺、水饺、旱饺、米饺、锅贴饺、蛋煎锅贴饺等,各具特色,滋味迥异。另外,象庐阳汤包、小刀面、罗汉脐、鲜肉麻球、小花狮头、蛋蛹酥等也是食中 的佼佼者。如罗汉脐象罗汉的肚脐,色泽乳白,多层花酥,中间呈急流漩涡层层凹 下,如金丝盘绕,纹路清爽,造型别致,油重而不腻,酥香入口,并有多种果味香料,是筵席点心和馈赠亲友的佳品。庐州小吃好吃受看,与厨师的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吃品种制作精细,工序繁多,马虎一点就变形变味,所以,十分讲究技艺的运用。庐州小吃的制作技法主要有蒸、炸、煎、烘、贴、烤,而其中包含擀、抻、包、裹、卷、切、捏等加工技术。比如冬菇鸡饺,要经制馅、吊汤、和面、出条,抻皮、包馅、下锅、装碗、配料等十几道工序,哪一道工序马虎,就不可能有冬菇香,鸡汤鲜、饺皮薄、馅心嫩的效果。
庐州小吃的特点还表现在馅心的严格制作和对油温的控制上。馅心制作,讲究鲜、嫩、香,如庐阳汤包,馅心选料必须三成肥七成瘦,制馅加皮冻,汤多鲜嫩,旱饺、米饺、豆腐饼讲究用豆腐干调配制馅,软嫩绵香。荠菜园子、韭菜盒子讲究用 韭菜、荠菜调馅,清香入口。再油温控制上,如罗汉脐,始终要五成油温,油温高了低了都不和适。小花狮头则五成油下锅,渐加温,以至成熟酥透,一拍即碎。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小吃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庐州小吃再不少店家都有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品种。如今日庐州饭店的糯米油香、小花狮头、庐州汤包,以及造型别致的蛋剪锅贴和鲜肉麻球。蛋煎锅贴先蒸后煎,八只饺子一个鸡蛋,鸡蛋下锅与饺子煎成一体,金黄灿烂,皮柔韧耐嚼,馅嫩味鲜;鲜肉麻球外饱满,内中空,肉馅在里晃之馅心滚动有声,香鲜味浓。
庐州烤鸭店的鸭油烧饼,金黄饱满,香酥松脆, 富有创造。光明酒家的鸡蛋饼,油润酥香,水调面放平锅两面微煎,打开一面将要、将调好的鸡蛋揿入。鸡蛋当面现打现煎,很有风采。九狮园的鸡油蒸饺,用鸡油调馅蒸制,鲜嫩可口。此外,合肥饭店的庐阳汤包、腊八粥、合肥酥烧饼、罗汉脐、大救 驾,西海饭店的鲜肉小包及早茶、北国饭店的豆汁、豆脑、米饺,逍遥酒家鸡血糊、元宵,淮上酒家的豆脑饼,黄山徽菜馆的蚕蛹酥、芝麻饼、鸡汁蒸饺,都为庐州小吃增加了灿烂的光彩。
一品锅:相传乾隆皇帝某年出巡江南,与随从微服出行。自九华山来到绩溪拜谒天子坟。当行至岭北乡的一山坳时,天色渐暗,想找个人家歇脚。一位农妇热情招待了他们,还搜罗出家里的吃食,层层叠叠码了一锅。饥肠辘辘的乾隆吃后赞叹不已,赐名“一品锅”。
一品锅这是一种多层次的组合菜肴,小火慢炖,把多种材料的口味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传统徽菜的“重油重色重火功”的特点。
刀板香:相传是明代名臣胡宗宪返绩溪龙川时,路过歙县问政山拜访恩师,师母将家中腌制的腌猪肉平铺于山笋上面,放置在刀板上一同蒸,捞起切成薄片,与刀板一同端上桌。胡宗宪吃后非常开心,命名此菜为“刀板香”。
刀板香是火腿与笋的绝佳搭配,尝一口,火腿是咸鲜的美味,笋片爽脆而解腻,多夹两块,就着一碗米饭,实在是香!
绩溪挞馃
挞馃,这个“中国的披萨饼”,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古时候,因便于行军携带,且短期内可以冷食,深受将士欢迎。风味挞馃因馅料的不同而各具其味,干菜、鲜菜均可作馅料包入其中,常见的有香椿、萝卜丝、黄豆粉,入口芳香、硬软适中,独具地方特色。
特色小吃培训来来这吧
商贸的王婆小吃
地锅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