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刊怎么设计初一?
首先是封面(上边写上班刊的名字,例如:文斋阁、学新锐 、艺歆、硕果 、语轩、 新新人类 、心情 、心语星愿 、今日风、未来窗 、青春部落 、幽幽芳草地 、春露集等等有创意的名字)
首先就我所知班刊用一张大一点的白纸做就好了(个人认为A4足矣),设计板块就和黑板报一样啊,像我们班,也是挂在那里的,弄个“新鲜事”“小道消息”什么的,大家看看,是给我们自己看的,不需要定时出,平时学的那么忙,大家有兴致的时候搞搞就好了,内容吗,随意就再好不过了啊,我觉得班刊这么出就行了~这才是班刊。
二、旅游路线设计有哪些步骤?旅游路线设计应该如何做?
设计旅游线路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要确定目的地,出发时间以及出行人数
2、查询交通信息,提前订好火车票或者机票3、查询攻略,做好每一天行程。这一步非常重要,出去玩能不能玩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攻略、行程做的好不好。攻略的话常用网站有马蜂窝、穷游,这两个网站内容比较全面;行程规划的话你可以试一下袋鹿旅行,自行添加元素(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有),系统会智能规划线路,也可以自行调整,设计出的行程可以下载打印,也可以导出到移动端,非常便捷,而且是免费的。4、预订酒店,出境游常用Booking,国内的话携程、去哪儿、艺龙都是不错的选择5、费用预算,一定要准备好充足的资金用来应对旅途中的意外情况。6、查询注意事项,如着装、天气、安全等等。
三、公交路线设计原则?
一、沿主要客流方向开线 为了提高线路网的平均乘车距离,应该把客流量最大的线路挑选出来,优先设线,保证设立的公交线路能覆盖这些出行需求最大的路段。
二、优先大流量的直达客流 为了降低线路网的平均换乘系数,在设立公交线路时,应该优先大客流的直达客流。所设的线路要尽可能和最大的客流方向一致。
三、线路平均客流不低于最低开线标准。
在开设线路前,必须进行乘客数的估算。只有乘客数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才能开设公交线路。
这样能够使线路开通后有足够的乘客数,保证较高的公交运输效率,同时才能保证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平均满载率尽可能高 在满足最低客流标准的待选公交线路中,应当尽量选出客流量最大的线路,优先布线,保证尽可能高的车辆满载率。
五、线路的长度在所规定的范围内。
这样便于公交系统更好地组织运营。线路太长,车辆周转时间过长,会使车辆准点率下降,发车、配车都有一定的困难;线路过短,车辆周转过快,客流量可能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公交车的运输效率,经济效益差。所以,在设立公交线路时,应该尽量使线路长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关资料建议线路长度以运行30-60分,5-15公里为宜,建议采用建设部8-12km的标准。
六、线路的客流量应该尽可能均衡。
为了充分发挥车辆的运载能力,公交线路在布设时应尽可能选取客流较大且稳定的线路,以提高经济效益。七、公交线路的布设应该尽可能地选取最短距离的线路。
这样才能保证全服务区乘客总的出行时间或乘行距离最短,以保证公交车服务质量。
八、线路开设前,要考察线路的非直线系数。
该系数应按照建设部“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的标准执行。
九、要尽量结合城市的公共交通线网状况及相关指标,以使线路的开辟符合线网方面的相关要求。在线网密度方面,建议结合建设部标准“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公里每平方公里;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公里每平方公里。十、线路重复系数 在线路重复系数方面,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系数约定为1.2~1.5。建议公交线路重复系数约定为1.8~2.5;开线时尽量减少重点道路、路段的线路重复,避免在有过度重复线路的道路、路段上开辟线路。
四、林肯汽车的设计路线?
林肯是福特旗下的一款豪华车,创立于1922年,创始人为亨利•利兰。林肯公司还创下了生产记录,1956年它生产了50,322辆车,这些车子的外形是在xl一500和800型概念车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的。
1961年型板块式、尖棱尖角的外貌,使得林肯又恢复了自飘逸型以来已经失去的某些风格:即造型设计上的同一性。林肯车的销量又回升了,开始增长缓慢,而后到1966年,创下了54,755辆的纪录。如今林肯轿车正在蓬勃发展。
五、如何设计自驾行车路线?
自驾已成为颇受欢迎的出游方式,能让旅游者自由掌握旅游的时间、线路和地点。自驾出游最怕就是事后听说“其实那里高速公路已经开通了,只是地图和GPS未更新,你不知道。”要保证消息灵光,就要随时留意最新的公路资讯。
01
◎行前要对车“全身体检”
事例:去年国庆,一位朋友开车出门,但上了高速走了一百多公里,就突然发现轮胎没气了,自己又不会换轮胎,结果只能求救,用拖车拖下高速。等到车修好,游玩的兴致也打消了一半。
▲提醒:出行之前,应选择正规车行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车况良好才能上路。
02
◎不要在“野鸡”油站加油
事例:一位自驾人士的亲身经历。去年自驾车去阳朔途中,在广西大桂山上一油站加油后,车开出不久就出现怠速不稳,挂档易死火等现象,幸好平安到达目的地,加了一箱好油才消除了隐患。
▲提醒:出发前应选择质量过硬的油站加满油,沿途切不可随意选择油站,应尽量选择规模较大,加油的车辆较多的油站。
03
◎出行前带齐“四大法宝”
事例:一名网友告诉笔者,自己每次出行都要带齐各类工具,从来不嫌麻烦。一次坏了车,幸好备有拖车绳,在同伴的帮助下找到了修车场,解决了问题。
▲提醒:出门在外,车子难免有个万一,“四大法宝”随车携带,有备无患。这些法宝是:拖车绳、蓄电池连接线、三角停车警告牌、备用轮胎。
04
◎事先要预订酒店
事例:一位自驾游爱好者黄金周期间开车到成都,到达的时候已是深夜,人生地不熟,问了几家旅馆都爆满,最后只好在车上过了一夜。
▲提醒:事先应预定好酒店床位,可以通过旅行社订,可以找当地朋友订,也可以通过网上的旅游服务信息网订。但是要多留个心眼,提防“野鸡”网站,交了订金,到时候却被人“放鸽子”。
05
◎借道超车要特别注意
事例:国庆笔者出行途中,亲眼目睹了一起自驾游面包车逆行超车,与一辆运石灰的货车迎面相撞,导致一车五人全部丧生的惨剧。
▲提醒:行车安全是随时都要注意的,但在野外、国道、公路上开车与通常市区市政道路开车有一定的区别,在双车道的公路上,常常需要借道超车,这时需要特别注意。在有事故多发路段标记、地面标有实线、转弯、上下坡路段,最好不要超车。
06
◎出发前设计好旅行路线
事例:一位曾从成都自驾到的北海的朋友告诉我,他去的时候就因为绕开了修路路段,比走旧路的游客节省了2个小时。
除网上了解之外,还可以向旅行社和当地旅游部门咨询,最好是选择正式开放的景区景点出游,不要猎奇。
▲提醒:设计出行路线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先确定要去游览的景区景点,对景区景点的选择,除了车友介绍而去野景野游。二是在确定景区景点后,就要选择行车路线,行车路线的选择要遵循先高速公路、其次是国道的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地图和熟悉该条路线的朋友所提供的情况,对路况、饮食、住宿、加油站等所在位置心中有数。
07
◎停车要注意安全
事例:旅途中为贪图方便随便在路边乱停车,容易导致汽车被盗或被扣。
▲提醒:停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有停车场的地方一定要把车停在停车场,不要在路边乱停放,如果在中途需要停车又没有停车场的,最好是留人在车上看管财物。在到达旅游景区后,也要将车停到停车场或指定地点顺序停放,熄火后拉紧手刹挂上挡。最好将车头调向利于游玩后出走的方向,以免走时车多移不出来。
08
◎严防“撞车党”
事例:有媒体报道在个别地方出现过假借交通事故之名对外地车进行敲诈勒索的“撞车党”,所以自驾游要严防“撞车党”。
▲提醒:在自驾游途中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因为害怕要负事故责任而选择和他们私了,要报警,让交警来处理。
09
◎结伴而行莫疲劳驾驶
事例:我的好友黄先生说,一次他一家人出游,由于没有经验,只他一个人开车。开了十个小时到目的地以后,已经没有体力游玩了。
▲提醒:由于自驾游一般都需要长途驾车,而且到达的地方一般也是出行者比较陌生的地方,因此经验人士提醒初次出游的市民,最好是要结伴而行,不要单人独骑出发。
自驾最重要的是:平安出行,安全第一!
六、大阪如何设计游玩路线?
你想一天走完这些景点,估计有点紧张,只能走马观花的看看,以下行程你可以参考一下。
事先买好周游卡,当天上午先去大阪历史博物馆、通天阁、四天王寺、上方浮世绘馆和中之岛游船,这几个地方离得不远,可以安排一条线游览,不走回头路。中之岛游船其实不推荐去,非常没意思。
下午去心斋桥逛逛,可以顺便购物,然后晚上去HEP FIVE摩天轮和蓝天大厦,因为摩天轮要晚上坐才比较好看,蓝天大厦也主要是看大阪夜景的,尽量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去,如果下雨,可能就要白跑一趟了。
以上就是个人推荐的大阪一日游路线,时间虽然有点紧,但动作快点的话也能走完。
七、公路设计是否有路线专业?
1 是的,公路设计中有路线专业。2 这是因为公路设计不仅仅包括路面的设计,还包括路线的规划。专门从事公路线路设计的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地形地貌分析、交通流量预测、道路建设规格等等,因此需要有路线专业的人员参与。3 在路线专业的基础上,公路设计还有其他相关专业,如路面设计、桥梁设计、交通信号灯设计等,这些专业的人员共同协作完成公路的设计工作。
八、公路线形设计的特色?
一、直线设计
直线是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具有距离短、易布设等特点,在公路中使用最为广泛。两点之间以直线为最短,给人以短捷、直达的良好印象,加之汽车在直线上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但直线线形缺乏灵活性,大多难于与地形、地物相协调;强定直线,往往造成工程量大,破坏自然条件。过长的直线易使驾驶人员感到单调、疲倦,难以目测车间距离,易于产生尽快驶出直线的急路躁情绪。长直线还容易导致致高速行驶,危及交通安全。
下述路段可适宜采用直线:
(1)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开阔谷地;
(2)市镇及其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等以直线条为的地区;
(3)长大桥梁、隧道等式逻辑构造物物路段;
(4)路线交叉点其前后;
(5)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在设计中,过长和过短的直线都不是好的线形。因此对直线的最大和最小长度都要加以限制。
1直线的最大长度
关于直线的极限长度(最大与最小长度),从理论上求解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应根据驾驶人员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来确定,目前尚在研究中。各国都从经验出发,通过调查确定限制最大直线长度。如德国规定不超过计算行车速度(Km/h)的20倍,原苏联规定为8km,美国为3mile(4.83km)。我国已建成的位于平原微丘区的十多条高速公路的直线长不超过3200m;沈大高速公路多处出现5km至8km的长直线,最大13km。据国内外调查研究结果,最大直线长度为以汽车按计算行车速行驶70s左右的距离控制为宜。
经过对不同路段,按100km/h的行驶车速对驾驶人员和乘客调查其心理反应和感受,有如下结果:
(1)位于城市附近的道路,作为城市干道的一部分,由于路旁高大建筑和多彩的城市风光,无论路基高低均被纳入视线范围,驾驶员和乘客无直线过长希望驶出的不良反应;
(2)位于乡间平原区的公路,随季节和地区不同,驾驶人员有不同反应。北方的冬季,绿色枯萎,景色单调,太长的直线使人情绪被纳入受到影响。夏天稍许改善一些,但驾驶人员加速行驶希望尽快驶完直线的心理普遍存在;
(3)位于大戈壁,大草原的公路,直线长度可达数十公里,司乘人员极度疲劳。车速超过设计速度很多。但在这种特殊的地形条件下,除了直线别无其它选择,人为设置弯道不但不能改善其单调,反而增加路线长度。
由此看来,直线的最大长度,在城镇附近或其它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大于20v是可以接受的;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20v以内;而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应特殊处理,若作某种限制看来是不现实的。直线 的最大长度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不强定长直线,也不硬性设置不必要的曲线。
当采用长的直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注意下述问题:
(1)在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因长直线再加下陡坡行驶更易导致高速度;
(2)长直线与大半径,凹形竖曲线组合为宜,这样可以使生硬呆板的直线得到一些缓和;
(3)道路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植不同树或设置一定建筑雕广告牌等措施,以改善单调的景观。
(4)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除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必须合规定外,还必须采取设置标志、增加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2直线的最小长度
考虑到线形的连续和驾驶的方便,相邻两曲线之间应有一定的直线长度。
(1)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互相通视的同向曲线间若插以短直线,容易产生把两个曲线看成是一个曲线的错觉,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易于造成驾驶操作的失误,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由于这种线形组合所产生的缺陷是来自驾驶员的错觉,所以若将两曲线拉开,也就是限制中间直线的最短长度,使对向曲线在驾驶员的视觉以外则可以避免上述缺点。大量的观测资料证明,行车速度愈高,司机愈是注视远处的目标,这个距离在数值上大约是计算行车速度v(以km/h计)的6倍(以m计),所以同向曲线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不小于6v为宜。这种要求在车速较高的道路(v≥60km/h)上宜尽可能保证,而对于低速道路(v≤40km/h)的2倍为宜。在受到条件限制时, 宜将在同向曲线间插入大半径曲线或将两曲线作成复曲线、卵形曲线或C形曲线。
(2)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两相反圆曲线之间,考虑到为设置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转向操作的需要,其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当直线两端高设有缓和曲线时,可直接相连构成S曲线,即两个反向圆曲线用缓和曲线直接相连。
三、四级公路上,两相邻反向曲线无超高、无加宽时,可径相衔接;无超高有加宽时,中间应没有长度不小于10m的加宽缓和段。工程特殊因难的山岭重丘区,三、四公路设置超高时,中间直线长度不得小于15m。
(3)相邻回头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回头曲线是指山区公路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回头展线时所采用的曲线。两回头曲线间,由一个回头曲线的终点到下一个回头曲线起点的距离,在二、三、四级公路上应分别不小于200m、150m和100m。
二、圆曲线
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平曲线,而圆曲线是平面线形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平面线形中的单曲线、复曲线、虚交点曲线和回头曲线等,一般都包括有圆曲线:圆曲线由于与地形适应性强、可循性好、线形美观和易于测设等优点,使用十分普遍
九、怎么设计旅游路线比较合理?
旅游路线设计合理性因人而异,个人觉得合理不合理还真没有具体的定论,有人觉得用最短的时间逛最多的景点,这就是合理的;也有人觉得,同等情况下花费最少,这是合理的。其实旅游之前我们要搞清楚自己内心想要的,往往很多人会走入这样的误区,一趟旅游下来,走马观花,钱花了不说,人还特别疲惫,反而没有达到放松自我的目的。
(1)出发之前,一定要查询景点的交通状况和售票机制,如果景点之间交通不便,门票对于散客来说购买比较复杂,这类出行建议直接跟团,按照旅游团既定路线出行,或者请私导。今年8月份我去张家界旅游就碰到这种情况,各个景点之前相距很远,每天在路上要花费4-5个小时,并且天门山景区的门票要提前摇号,如果没有旅游团帮忙,散客排队时间更长。
(2)如果选择自驾出行或者个人坐车出行,在出发之前,准备一张旅游地图,把目的地都标注出来,然后结合交通图找出各个景点之间的交通要道,有高速或国道尽量不要走省道和乡道,尤其是事故多发地段,注意做好路线备份,一天在路上长途开车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500公里,也就是注意景点的衔接性。
我始终有一个观点,旅游要区别旅行,匆匆飘过不如认真驻足,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已经很快了,如果连旅游都变成了快餐式的模式,那旅游也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
最后,附上西北和西藏旅游路线图供大家参考。
十、定向比赛中场地的选择,路线设计原则和要求以及路线的设计?
就是将你自己放置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给你一张该环境的精确地图,和指北针,打点器,从地图上的出发点,按照顺序走完中途各点一直到终点的比赛,时间最短的为优胜者。注意,漏点,顺序错误,打错点,超过比赛限定时间,均为比赛成绩无效。
一、什么是定向地图
定向越野地图是一种专门为在野外进行定向运动的人们测制的精确、详细的地形图。
为了有利于使用者比较、辨别地面的障碍程度,同时保持地图在运动中的清晰易读,定向地图不仅运用不同的符号尽可能多的表示出各种地物地貌特征、岩石、地表状况、植被状况、土地使用状况(耕地、林地、果园等)、水系,住宅区和独立建筑物,道路网等特征物,而且还使用了较多的色彩来表示图中的内容,同时这也就区别于其它地图。
二、定向地图的要素组成
(一)地图比例尺
1.比例尺的概念
图上某线段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即地图比例尺。
比例尺1:1000说明地图上的
1厘米 = 实际地形上的1000厘米(10米)
1:3000 3000厘米(30米)
1:4000 4000厘米(40米)
1:5000 5000厘米(50米)
1:10000 10000厘米(100米)
定向越野比赛中多采用1:5000和1:10000比例尺的标准图。
2.比例尺的特点
(1)比例尺的大小由比例尺分母决定,与分母值成反比;
(2)一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其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越精确,比例尺越小则反之。
(三)地图上的符号与颜色
根据国际定联定向运动地图规范(ISOM2000)的规定,将定向地图的符号分成七个类别:
1.地貌(棕色)
2.岩石和石头(黑色+灰色)
3.水系和沼泽(蓝色)
4.植被(绿色+黄色)
5.人造地物(黑色)
6.技术符号(黑色+蓝色)
7.比赛线路符号(紫色)
1.地貌(棕色)
2.岩石和石头(黑色+灰色)
3.水系和沼泽(蓝色)
4.植被(绿色+黄色)
5.人造地物(黑色)
6.技术符号(黑色+蓝色)
7.比赛线路符号(紫色)
(四)地图符号的图形特点
面状符号:这类符号在实地的面积通常较大,包括树林、水塘、湖泊、湿地、建筑群等,它们用依比例尺描绘的符号或轮廓符号表示。
线状符号:这类符号包括各种道路、输电线、石墙、围栏、河流等等,它们的长度是依比例尺缩绘在地图上的,宽度则没有依比例尺表示。
点状符号:这类符号在实地的面积或体积通常较小,但他们的外形或功能具有明显的方位作用,是参赛者在行进中的重要参照物。例如坟墓、石块、塔、井、独立树、坑等等,用不依比例尺描绘的图案符号或点状符号表示,但在图中表示精确的位置。
地貌类型的识别
地貌是地表的高低起伏状态。如山地、平地、凹地、谷地等。定向图采用等高线法表示地貌,能够熟练的应用等高线图形理解地貌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定向图上的所有要素都是建立在地貌的基础之上,并于地物形成各种关系。
三、定向地图上的检查点说明
检查点说明指用IOF制定的通用格式和符号构成的对检查点代码和位置的简短的精确描述。包括检查点说明,起点、终点、必经路线,以及比赛路线的组别、直线距离和爬高量等方面的说明。
1.重要性
在定向比赛的全过程中,运动员必须要做到沉着冷静,判断准确,选择自己最佳的路线到访各个检查点。那么到达检查点检验正确与否的标准除了参照周围地物的方法之外,最快捷、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对照检查点说明的检查点代号,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另外,检查点说明还能在很好的协助运动员准确到达检查点,它对检查点位置准确而又全面地描述,在运动员接近检查点的时候为运动员快速找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检查点说明的结构
检查点说明表主要分为表头、起点说明、各检查点说明和终点说明这几部分。
(1)表头:说明比赛名称、路线组别、路线号、路线长度和爬高量等内容
(2)起点说明:说明比赛起点的位置
(3)各检查点特征物说明:描述个检查点的位置特征。主要分成8个栏目
(4)终点说明:主要描述最后一个检查点到终点的距离及中间的场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