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战役经过:
就在中国远征军分路进击松山、腾冲的同时,负责佑翼攻击任务的第11集团君即从第2军和第71军中抽出精锐部队,共同组成突击队,绕过松山侧翼直插龙陵,于6月6日兵分三路向驻守龙陵县城一线的日军发起了猛烈进攻,经过两个昼夜的激战,截断了龙陵与芒市之间的公路联系,并肃清了龙陵城外大部分据点中的据守之敌。
6月8日晨,第71军87、88两师主力部队开始向日军重兵防御的龙陵东南郊敌阵进击,力图抢占猛岭坡,日军也拼死抢夺被远征军攻占的阵地,异常激烈的战斗打成了拉锯战,猛岭坡阵地9次易主,第88师263团最终以团长傅碧人负重伤、全团官兵伤亡500多人为代价,直到下午5时才将该阵地完全攻克。此后两天中,远征军将士在猛岭坡大捷的鼓舞下,分路向龙陵城外的日军发起猛攻,87师攻克赧场、大坝、文笔坡和龙陵老城,克复龙陵以东的公路要点;88师攻克广林坡、老东坡、风吹坡、三关坡;新33师攻克云龙寺。
到6月10日,龙陵城郊的所有高地都被远征军克复,三个师的雄兵对城内日寇重重围困,攻城在即,残余日军只得退回到城内坚固工事中负隅顽抗。
眼看在龙陵苦心经营的核心据点即将失守,外围日军立即组织大股力量增援,一心解龙陵之围。6月13日,正当远征军着手攻打龙陵县城之际,驻守腾冲的2000多名日军南进驰援龙陵,驻守芒市的1000多名日军也沿滇缅公路北上,驻守象滚塘的500多名日军也急速东进龙陵,同远征军发生了激战。在日军精锐部队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远征军第71军主力部队被敌军从中截断,腹背受敌的87师伤亡惨重、险遭覆没。迫于情势,远征军只得于16日退回到城郊一线,保存实力准备再战,远征军首攻龙陵因此功败垂成。
从6月16日夜起,驻守在龙陵县城附近各据点中的5000多名日军经常在坦克的掩护下,沿滇缅公路两侧向远征军发起突袭,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7月13日,第71军又集结了87师、88师、荣誉1师、新28师、新39师五个师的30000兵力,从东、北、南三面向龙陵县城一带的日军据点发起第二次围攻,再度占领了赧场、长岭岗、猛岭坡、广林坡、三关坡等日军阵地,控制了龙陵至芒市、腾冲的公路。但因松山尚未克复,各类军需物资无法通过滇缅公路运抵军中,造成围攻龙陵的部队给养困难,且日军为了尽快打通芒市至龙陵的公路,向龙陵增派了第56师团、第2师团主力15000多人,向远征军发动了疯狂反扑,在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下,驻守龙陵城外的新39师所剩官兵不到百人,新37师也遭受重创,其死守阵地的117团3营将士全部殉国,不少阵地重新陷落敌手。因将士伤亡惨重,远征军只得于9月10日再度退回到龙陵城北近10公里的赧场一带堵击,第二次进击龙陵宣告失败。
9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围攻松山、腾冲的战斗都取得了全面胜利,左、右两翼主力部队相继汇聚龙陵。时逢8月22日,蒋介石将宋希濂调离龙陵到重庆受训,原因是蒋介石在重庆已发布龙陵光复的新闻,结果残敌尚未肃清。宋希濂职务由副总司令黄杰将军代理,远征军对围攻龙陵的战略进行了调整,一面进袭龙陵至芒市之间的交通阵地防止敌兵增援,一面集中了10个师的强大兵力,于10月29日向龙陵城区发动了第三次总攻。经过为期5天的激烈战斗,终于在11月3日将据守龙陵的日军大部歼灭,夺回了龙陵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塞。
紧接其后,远征军派出第88师沿途追剿向芒市方向逃窜的残敌,连续攻克团坡、张金坡、南天门、放马桥一线的日军阵地,到了11月11日,龙陵全境均回到了中国人民手中。
“三攻龙陵”战役,系整个滇西反攻战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要塞争夺战。在长达4个多月的战斗中,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了11.5万人兵力,经过三次拉锯争夺,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共歼灭日军1万多人(除400余名残敌突围后溃逃芒市外,其余被全歼),而中国远征军为此付出的伤亡代价则为29803人。
龙陵战役是滇西反攻作战中,耗时最长,牺牲最大的攻坚战,但也是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
龙陵县城毗连芒市,滇缅公路穿境而过。龙陵自古皆是兵家必争要地,日军侵入滇西,龙陵县城则是重兵集结的地点,日军33军团第56师团团长松山佑三,参谋长川道高士雄亲临龙陵指挥。56师团146联队一部,148联队第3中队,18师团114联队一部,229联队一部,56工兵连队,56炮兵联队共八千多日军作战于龙陵。战略对峙期间,日军田岛大尉进驻龙陵,组阁龙陵县伪政府,任赵鹏程为伪县长。在龙陵发生的战争大大小小若干次,概括起来,可称三战龙陵。
(一)一战龙陵
时间:1944年6月4日至7月9日。
指挥: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
主力:71军张绍勋的87师;胡家骥的88师;6军洪行的新39师;2军新33师;美军14航空队。
(二)二战龙陵
时间:1944年7月13日至8月14日。
指挥: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
主力:第71军各师;新荣1师;新28师;新39师;美军14航空队;兵力从一万多人增至三万多人。
(三)三战龙陵
时间:1944年8月14日至11月3日。
指挥:第一阶段,从8月14日至8月22日,由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指挥;第二阶段,从8月23日至11月3日,由11集团军副司令兼第六军军长黄杰指挥。
主力:71军,代军长陈明仁;2军,军长王凌云;5军36师;6军军长黄杰;8军荣1师;美军14航空队。
在中国远征军分路进击松山、腾冲的同时,负责右翼攻击任务的第11集团军即从第2军和第71军中抽出精锐部队,共同组成突击队,绕过松山侧翼直插龙陵,于6月6日兵分三路向驻守龙陵县城一线的日军发起了猛烈进攻,经过两个昼夜的激战,截断了龙陵与芒市之间的公路联系,并肃清了龙陵城外大部分据点中的据守之敌。
6月8日晨,第71军87、88两师主力部队开始向日军重兵防御的龙陵东南郊敌阵进击,力图抢占猛岭坡,日军也拚死抢夺被远征军攻占的阵地,异常激烈的战斗打成了拉锯战,猛岭坡阵地9次易主,第88师263团最终以团长傅碧人负重伤、全团官兵伤亡500多人为代价,直到下午5时才将该阵地完全攻克。此后两天中,远征军将士在猛岭坡大捷的鼓舞下,分路向龙陵城外的日军发起猛攻,87师攻克赧场、大坝、文笔坡和龙陵老城,克复龙陵以东的公路要点;88师攻克广林坡、老东坡、风吹坡、三关坡;新33师攻克云龙寺。
到6月10日,龙陵城郊的所有高地都被远征军克复,三个师的雄兵对城内日寇重重围困,攻城在即,残余日军只得退回到城内坚固工事中负隅顽抗。
眼看在龙陵苦心经营的核心据点即将失守,外围日军立即组织大股力量增援,一心解龙陵之围。6月13日,正当远征军着手攻打龙陵县城之际,驻守腾冲的2000多名日军南进驰援龙陵,驻守芒市的1000多名日军也沿滇缅公路北上,驻守象滚塘的500多名日军也急速东进龙陵,同远征军发生了激战。在日军精锐部队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远征军第71军主力部队被敌军从中截断,腹背受敌的87师伤亡惨重、险遭覆没。迫于情势,远征军只得于16日退回到城郊一线,保存实力准备再战,远征军首攻龙陵因此功败垂成。
从6月16日夜起,驻守在龙陵县城附近各据点中的5000多名日军经常在坦克的掩护下,沿滇缅公路两侧向远征军发起突袭,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7月13日,第71军又集结了87师、88师、荣誉1师、新28师、新39师五个师的30000兵力,从东、北、南三面向龙陵县城一带的日军据点发起第二次围攻,再度占领了赧场、长岭岗、猛岭坡、广林坡、三关坡等日军阵地,控制了龙陵至芒市、腾冲的公路。但因松山尚未克复,各类军需物资无法通过滇缅公路运抵军中,造成围攻龙陵的部队给养困难,且日军为了尽快打通芒市至龙陵的公路,向龙陵增派了第56师团、第2师团主力15000多人,向远征军发动了疯狂反扑,在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下,驻守龙陵城外的新39师所剩官兵不到百人,新37师也遭受重创,其死守阵地的117团3营将士全部殉国,不少阵地重新陷落敌手。因将士伤亡惨重,远征军只得于9月10日再度退回到龙陵城北近10公里的赧场一带堵击,第二次进击龙陵宣告失败。
9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围攻松山、腾冲的战斗都取得了全面胜利,左、右两翼主力部队相继汇聚龙陵。时逢8月22日,蒋介石将宋希濂调离龙陵到重庆受训,原因是蒋介石在重庆已发布龙陵光复的新闻,结果残敌尚未肃清。宋希濂职务由副总司令黄杰将军代理,远征军对围攻龙陵的战略进行了调整,一面进袭龙陵至芒市之间的交通阵地防止敌兵增援,一面集中了10个师的强大兵力,于10月29日向龙陵城区发动了第三次总攻。经过为期5天的激烈战斗,终于在11月3日将据守龙陵的日军大部歼灭,夺回了龙陵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塞。紧接其后,远征军派出第88师沿途追剿向芒市方向逃窜的残敌,连续攻克团坡、张金坡、南天门、放马桥一线的日军阵地,到了11月11日,龙陵全境均回到了中国人民手中。
“三攻龙陵”战役,系整个滇西反攻战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要塞争夺战。在长达4个多月的战斗中,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了11.5万人兵力,经过三次拉锯争夺,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共歼灭日军1万多人(除400余名残敌突围后溃逃芒市外,其余被全歼),而中国远征军为此付出的伤亡代价则为29803人。龙陵战役是滇西反攻作战中,耗时最长,牺牲最大的攻坚战,但也是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
根据国民政府1945年12月《滇西战役统计表》及《抗日战争期间滇西损失统计》报告:滇西抗日反攻战役中,我军共投入兵力16个师16.2万人,其中,龙陵为12个师11.5万人,占71%。全役历经236天,其中,龙陵156天。全役我军伤亡官兵50474人,其中,龙陵伤亡29803人,占59%。全役毙敌25393人,其中,龙陵13200人,占52%。
结果与影响
龙陵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反击攻坚战,同属于滇西缅北大会战的一个重要战役,该战役的胜利基本将在中国滇西的日军歼灭,成功收复滇西4万平方公里土地,并为打通中印国际交通线创造了条件,更好地支援了华中华南的战场。
龙陵战役伤亡情况:
中国国军伤亡
29803
日军伤亡
13200
克复龙陵后,日军赖以盘踞滇西的强固阵地均被扫除,日本侵略者被驱赶到了芒市一线(今德宏州境内)的一马平川之地,自此再无险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