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古城墙的故事

一、赣州古城墙的故事

你好!

说起古城墙,或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北京万里长城,赣州古城墙是座历史悠久、至今还在为防洪起着重要作用的砖城墙,那就是赣州宋城墙。这也是现在全国保留的唯一的宋代砖城墙。

赣州古城墙是唐末客家人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当时是土城,后来因江水岁岁冲坏土城,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任赣州知州,开始用砖修筑城墙。现在全国还有不少保存较好的城墙,如西安、南京、荆州、安徽寿县等,但是这些地方的砖城墙都是明代洪武年间以后的,包括北京万里长城。明代洪武年间创建大明皇朝以后,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太平军两次攻城,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六次攻城,都没有攻破。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涌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古城墙有3600米。这些城墙、城门不仅成为今天的游览景点,而且至今还在为赣州防洪发挥重要作用,赣州市政府每年还拨出一定经费维护古城墙。

尤为珍贵的是,在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字的城砖,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上面载有不同时代的不同内容,主要的是××年、××督造、××窑烧造等,据市博物馆调查统计,共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城砖521种,最早的一种铭文砖记有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最晚的一种铭文砖记于民国四年(1915年)。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成为赣州的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赣州古城的兴衰、嬗变,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1996年,国务院将赣州古城墙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赣州古城墙的简介

江西赣州不仅因山水秀丽而闻名于世,更由于这座古老城市因完好保存了自宋代沿袭至今的三千多米的古城墙而闻名遐迩。赣州宋城墙全长3664米,以其高低逶迤之势与秀丽江水形成美妙反差。清晨漫步在古朴蜿蜒的城墙上,只见城外一江清流,远处山间田舍烟云飘渺,近处街坊鳞次栉比,让人感到犹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清明上河图》之中。

为了保护好这道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北宋砖砌石城墙赣州市政府与2004年斥资8000万对古城墙进行了保护维修。

三、蓥华山是几级风景区?

1986年被定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什邡蓥华山风景名胜区以佛光、日出、云海、圣灯、花山等自然景观为主的高山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什邡市西北部。与绵竹、茂县、彭县九峰山景区相邻,处于川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距县城37公里,离成都市区98公里,景区面积180平方公里。峰顶高3160米,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高山风景名胜区。什邡蓥华山风景名胜区内高山深谷,群峰竞秀,林木繁荫,野芳幽香,风光绚丽多姿,引人入胜。有多处跌水,形成瀑布,以三跌瀑布最有特色。蓥华山植被极好,有“蓥华叠翠”之美誉。有珍稀植物珙桐、银杏、红杉、楠木、连香树,观赏花卉有杜鹃、报春、山茶、百合、龙胆等上百种;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青猴、野驴、牛羚、獐、鹿、山羊以及锦鸡,羊角鸡,红腹角雉等珍禽。著名的天鹅林海,由面积近8平方公里的松、杉、柳杉构成。奇花异草种类繁多,遍山皆是。莹华自然景观卓绝,有“五绝”、“四海”(即看日出、观云瀑、赏佛光、品圣灯、逛花山;云海、雾海、林海、花海)之胜。尤其是早晨的佛光,薄墓的圣灯,山顶的花海,四周的林涛,最为突出。被誉为“全国名山所罕见”。朝云初起之时,日射圆光于山项,睹佛台西涧,光晕数重,大径百丈,呈黄、青、红、绿色,光中有黑影,仿佛佛像,佛光由此得名。有时出现海市蜃楼,演出百变金色云海,更现天地美色。景区还有奇峰、溶洞、茂林、珍禽。形似天铸的飞来峰,呈骆驼、呈老人、呈灵芝、呈供养人等,增添了活泼气氛。景区还以“山高百里,六月积雪不消”而闻名。

四、赣州古城墙建于哪个朝代

赣州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 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建于北宋嘉佑年间,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城墙平均高7米,从东门至西门长3.6公里,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