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交通的介绍
航空
吉林省内有2个主要机场,分别坐落于长春市和延吉市,可以通达国内数十个大中城市。
铁路
吉林省是我国铁路密度较大的省区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五纵二横”的干线网络。其中尤以京哈线(北京—哈尔滨)和长图线(长春-图们)最为重要。
“五纵”
1.京哈线
南起北京,北至哈尔滨,在吉林省境内途经四平、公主岭、长春、德惠、扶余等市县。
2.平齐线
南起吉林省四平市,北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吉林省境内途经双辽、太平川(与通让线相交)、通榆、洮南、白城、镇赉等市县。
3.通让线
南起内蒙古通辽市,北到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路湖),在吉林省境内经过太平川(与平齐线相交)和大安市。
4.沈吉、吉舒、拉滨线
沈吉线:南起沈阳,北至吉林市;吉舒线:南起吉林市,北至舒兰;拉滨线:南起长图线上的拉法,北至哈尔滨。这三线在吉林省境内途经梅河口、辉南、磐石、永吉、吉林市、舒兰等市县。
5.牡图线
北起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到吉林省图们市,与长图线相连,途经著名旅游胜地镜泊湖和吉林省汪清县。
“二横”
1.白阿、长白、长图线
白阿线:东起吉林省白城市,西至内蒙古阿尔山市;长白线:东起长春,西至白城;长图线:西起长春,东至图们。这三线横亘于吉林省经济最发达的中心腹地,途经白城、大安、松原、前郭、农安、长春、九台、吉林市、蛟河、敦化、安图、延吉等市县。
2.四梅、梅集、鸭大、长林线
四梅线:西起四平,东至梅河口;梅集线:西起梅河口,东至集安;鸭大线:西起通化市(鸭园),东到临江市(大栗子);长林线:西起白山市(浑江),东到长白山下的白河镇。这四线,横亘于吉林省南部山区,途经东辽、辽源、东丰、梅河口、柳河、通化、白山、抚松等市县。
公路
高速公路
吉林省内有以长春为中心的数条高速公路可以通达周边许多城市,主要有沈哈高速(沈阳-长春-哈尔滨)、长吉高速(长春-吉林)、长营高速(长春-伊通营城子)等。其中沈哈高速公路现修到德惠。此外,吉(林)珲(春)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设中。
国道
102国道
南起北京,北至哈尔滨,与京哈铁路平行,此国道除吉林德惠到黑吉交界这一小段外,其余路段均已开通了高速公路
201国道
南起大连市旅顺口区,北至黑龙江省鹤岗市,在吉林省境内途经通化、白山、抚松、长白山景区、敦化等市县。
202国道
南起大连市旅顺口区,北至黑龙江省黑河市。在吉林省境内途经梅河口、磐石、永吉、吉林、榆树等市县。此国道基本与沈吉、吉舒、拉滨铁路平行。
203国道
南起沈阳市新城子区,北至黑龙江省明水县。在吉林省境内途经双辽、长岭、前郭、松原等市县。
302国道
东起吉林省图们市,西至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此国道与白阿、长白、长图铁路平行。
303国道
东起吉林省集安市,西至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此国道与梅集、四梅铁路平行。
水运
吉林省内河航运主要集中在松花江、嫩江、鸭绿江、图们江四条大江上,尤以松花江(吉林市—松原)为主干道,每年的4-11月为通航期。
二、汪清县有多大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东北部,在东经128度54分—130度40分,北纬43度-44度之间,紧靠东北亚经济贸易区,与我国开放城市珲春、绥芬河相邻,面向绥芬河、长岭子、沙坨子、图们、三合、南坪、双目峰等八个口岸,距俄罗斯45公里,距朝鲜20公里,全县总面积为9016平方公里,人口27万,有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壮族等八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集居的地区。 汪清县地处长白山东麓,境内多山,由于山高林密有不少旅游景点,距著名的长白山天池360公里,距镜泊湖风景区180公里,汪清县内河川较多,主要是三大水系,绥芬河、珲春河皆发源于汪清县,其中嘎呀河流域最长,水流量最大,年平均径流量为35.7立方米/秒,汪清位于中温带,属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垂直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3.9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为580毫米,无霜期为110-130天,年日照时数为2700小时。
三、延边是哪?
基本概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幅员面积4.27万平方公里,约占吉林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下辖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6市和汪清、安图2县,首府所在地为延吉市。
地理位置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位于北纬41度59分~44度30 分,东经127度27分~131度18分之间,东与俄罗斯滨海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边境线总长755.2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 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东三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在联结亚、欧、美海陆运输格局中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
人口构成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延边地区共有25个民族,总人口为220964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9.31%。汉族人口为1341175人,占总人口的60.69%,朝鲜族人口为801210人,占总人口的36.26%,满族人口为56976 人,占总人口的2.58%,回族人口为6732人, 占总人口的0.31%,蒙古族人口为2631人,占总人口的0.12,其他民族人口为943人,占总人口的0.04%。自治州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是我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唯一连续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称号的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