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福州的三坊七巷?

一、怎么评价福州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坊巷格局古城区,总面积661亩,地处福州繁华城区中心,这里集中了159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和文保单位几乎一样多的是这里拥有的历史文化名人,郭柏荫、林则徐、陈宝琛、严复、沈葆祯、林纾、林旭、林觉民、林白水、郁达夫、林徽因、冰心、庐隐……他们或自幼即生长于此,或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许,三坊七巷是中国“亩产”历史文化名人最多的地方。

本文写于2007年,当时三坊七巷在改造前夕,尚未成为景区。

弹丸之地的近代风云

绝少有地方能像福州的三坊七巷一样,随便一脚踏下去,你的脚印就必然和某一位风云人物的足迹重合。这里,“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走过、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始人沈葆祯走过、翻译《天演论》的启蒙思想家严复走过、黄花冈72烈士之一的林觉民走过、中国报界先驱林白水走过……

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皆“钟鸣鼎食之家”(郁达夫语)的地方。到了近代,在中西文化的激烈冲撞中,积聚了上千年士大夫传统的三坊七巷迸发出异常热烈的色彩,以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为代表的一批近代人杰,以他们的强国梦想和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让这片方圆之地的心脏跳动,和整个中国的近代风云,紧紧联系在一起。

从福州最繁华的商业区东街口踏入三坊七巷,最先进入游人眼帘的,就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觉民故居——杨桥巷17号大厝。大厝的一边是福州人流如织的东百大厦,一边是近年落成的时尚社区“衣锦华庭”。落寞的外表下,是它风云激荡的往昔。如今大厝最初的主人是谁已无从知晓,可查证的是,林家从林觉民的曾祖父——一个别号叫崧甫的男人起,就开始了在这座大厝里的世居生涯。

1887年,林觉民诞生在这里的朱门灰瓦下。13岁的林觉民在家庭的期望下应童子试时,他提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然后转身走出考场。两年后,林觉民进入全闽大学堂学习,自号“抖飞”。他还在今天的吉庇路办阅报所,放置《苏报》、《警世钟》等进步书刊供同乡翻阅。他曾在锦巷做过一次题为《挽救垂危之中国》的演讲,针砭时弊,慷慨激昂,全闽大学堂的一名学监听后,喟然长叹:“亡大清者,必此辈也!”

1907年,林觉民负笈东渡日本求学,并在东京加入了同盟会。同在东京留学的,还有林觉民的堂兄弟林尹民和家住宫巷的同乡林文。

彼时,革命党人正筹备武装起义,“三林”积极参与。1911年,广州起义前夕,林文赶赴香港参与起义筹备,林尹民留日运输武器军火,林觉民则回福建选拨志士壮大起义队伍。林觉民随后带着召集来的二十余人从福州马尾登船前往香港。那时,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已有身孕。

抵达香港后,在广州起义前夕,抱着赴死的信念,林觉民给三坊七巷家中的爱妻写下遗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做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吾至爱汝……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起义中,林觉民一路奋战,终力竭被俘,慷慨就义。林尹民和林文亦为广州起义而捐躯。

消息传到福州,林家为避免满门抄斩,匆忙卖掉大厝避祸他处。历史的不幸,却更加丰富了这大厝的色彩。将林家老屋买下的人叫谢銮恩,他的孙女,后来称冰心,小时候就在这房子里居住。79岁时,冰心写下《我的故乡》一文,仔细描写了这座房子。冰心父亲谢葆璋,17岁时成为天津水师学堂的第一届驾驶班学生。后来他作为“来远”舰上的枪炮官参加了甲午海战。1927年,谢葆璋被任命为民国海军次长。

而和冰心一样照耀文坛的另一位闽籍才女林徽因,也和这大厝关系密切。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林觉民的堂兄。

在林氏子弟受教的私塾里,曾先后来过两位林姓先生——林白水和林纾。1903年,林白水创办《中国白话报》。13年后,这位中国报业先驱为军阀所害。林纾则在1898年参加了公车上书,并从此成为中国新文化的先驱人物,先后译述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40多部世界名著,为国人打开了一扇西方文学之窗。

林纾1898年进京会试时结识了同乡林旭。戊戌变法失败后,林旭被害,时年只有23岁,是戊戌六君子中最年轻的一位。林旭的家,就在杨桥巷南侧的郎官巷内。

同住郎官巷的还有晚年的严复,这位近代启蒙思想家住在如今的郎官巷16号。1866年秋,“求是堂艺局”(后称“福建船政学堂”)开始在福州城内张榜招生,严复成为第一届学生,学航海驾驶。同在船政学堂就学的,还有后来成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詹天佑、著名造船专家魏翰、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等。在甲午海战参战的10艘舰艇中,船政学堂学生任舰长的有9名,他们之中的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在此役中壮烈殉国。、

说到船政学堂,就不能不提到中国近代海军创始人沈葆桢。央视播放的电视剧《船政风云》中,即将离闽的左宗棠为请丁忧在家的沈葆祯“出山”主持船政,而“三顾茅庐”。电视剧的“茅庐”,即沈家大院——三坊七巷里的宫巷11号大厝。

1866年10月,沈葆祯接管船政,在福州马尾购地200亩,建马尾船厂。同时创办船政学堂。这不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开端,“近代中国工业与海军人才摇篮”也由此诞生。

沈葆祯则是林则徐的二女婿,林则徐的三子林聪彝和大女婿刘齐衔、三女婿郑葆中的家也在宫巷中,郑家与沈家相对,刘家与沈家相邻。

在文儒坊19号门前,牌子上写着“林则徐母亲故居”。林则徐本人故居不在三坊七巷。文儒坊19号也是抗日名将陈季良故居。1937年9月,时任民国海军常务次长兼第一舰队司令的陈季良在江阴与日军狭路相逢。陈季良率4艘主力战舰和一些小军舰、小炮艇与日军优势兵力激战了两个月零一天,他腰部中弹不下火线,稍事包扎继续挂司令旗指挥战斗。1945年春,他腰伤复发在重庆去世。

在三坊七巷留下的名人足迹还不止以上这些。还有郭柏荫、陈宝琛、郑孝胥……福州作家北北为此做了一个统计,结果让她也这个福州老市民也不免吃惊,“稍一数,竟达一百多人之众”。

是什么原因,让弹丸之地的三坊七巷,散发出如此的异彩?

“独一处”的历史标本

三坊七巷始于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后,当时狭小的福州城“子城”人口激增,北来的贵族、士人聚居在“子城”南门外,形成三坊七巷的雏形,也为其一脉相传的士大夫传统打下了根基。

唐安史之乱后,避难而来的士人又选择了这里。唐末,古福州“三坊七巷”的格局基本形成。至宋代,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南移,“三坊七巷”作为闽地达官显贵、文士名流的聚居地地位日益突出。诚如郁达夫所言,这里“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并由此形成了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共存共荣的文化生态。“三坊七巷”又历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中叶至晚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传统与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交融在一起,加上船政学堂、马尾船厂在福州创办等种种机缘巧合,这里涌现出大批近代中国风云人物。

三坊七巷现存大量有价值的古建筑多形成于明清时期。著名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说:“要看坊巷格局,全中国只有福州独一处!”这个“独一处”,就是三坊七巷。

以南北向的南后街为界,三坊七巷被分为东西两半。西边从北到南依次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东边从北到南依次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如今,光禄坊、杨桥巷、吉庇巷已消失,衣锦坊也少了一半——北半幅被建成了高层商品房“衣锦华庭”。

存余的三坊七巷和南后街保留了古代街坊“方块居住”和“市场固定”的格局。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古朴、富有地方特色传统风貌的街区。

坊巷内的数百座明、清古建筑多是数座毗邻,每座又是多进院落。主座庭院、厅堂、居室与侧座的花厅、书房、假山园林互相辉映;院内的柱础、灯杠、斗拱、雀替、窗棂等木石构件精雕细刻,加上门罩、六离门、复龟亭、美人靠等构成完美的建筑体系。在海内外建筑专家的眼里,三坊七巷是是研究中国城坊历史的活化石,是“江南古建筑的艺术宝库”,是“明清古建筑的博物馆”。

这里,有159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它们分别是: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小黄楼、水榭戏台、二梅书屋、林聪彝故居、陈承裘故居、欧阳氏花厅。

站在“衣锦华庭”的楼顶向下望,在三坊七巷的一片灰瓦海洋里,座座民居的重重风火墙好象此起彼伏的波涛,声势壮观。

现在的南后街上正在大兴土木,从北向南,工程车在街上挖开大口子,埋设各种现代生活所必需的管线。南后街两边的房子大多已经在拆除,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空气中弥漫着木材发霉的味道,尚未倒下的墙壁上,写着大大的红色“拆”字。在三坊七巷的深处,更多的老房子,被保护规划列为拆除或改造的对象。

比建筑实体更落寞的是人文意义上的三坊七巷。作家北北说,这是“人脉断了”。三坊七巷在建国后的公房改造中住进大量平民,伴随着儒家传统中士人阶层的消失,它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的聚集之地,失去了作为生命力支撑的文化传统。时代变迁,它所有的关于“钟鸣鼎食之家”和名人层出的回忆都已定格,并在岁月流逝中逐渐风干。再加上由于产权不清带来的修缮不力,老建筑在多户杂居的“过度使用”中日显破落,三坊七巷也就日益年迈无力。

衰微,几乎是像三坊七巷一样的古城区的必然结局。“以前,我们没有认识到文物的价值,破四旧等运动,把我们的很多历史都隔裂了。”阮仪三教授说。

成为消费品的未来

位于衣锦坊内的欧阳花厅是三坊七巷的明清院落中保护最为完好的一个,坚实厚实的铁丝木大门据说曾火烧不损。

如今这里天天大门紧闭,敲门不应。附近值勤的保安说,他们也懒得敲门了,因为“敲了也没人开。”——这个三坊七巷里最精美,留存的也最为完整的院落从不接待游人,也拒绝来访。上世纪40年代,在美国工作的欧阳推回到福州,无论任何运动,死守花厅坚决不出,此后这里就被称为“欧阳推花厅”。1993年,李嘉诚的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福建闽长置业有限公司,拆掉半个衣锦坊盖起高层小区“衣锦华庭”。从此,欧阳氏花厅唯一的传人欧阳敏再也不与外人交往。

三坊七巷曾险些面临“没顶之灾”。1993年5月,福州市政府以每亩98.95万元的地价将“三坊七巷”661亩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给福建闽长置业有限公司,用于房地产开发,政府负责该地块的拆迁费用。此开发方案引起巨大争议。经过多年谈判后,政府于2005年底收回了“三坊七巷”土地使用权。

沉默的三坊七巷,在经历了多次“生存or死亡”的风波之后,今年迎来了建国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造:计划投资30亿元的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7月31日,工程车开进了它的中轴线南后街。

按照福州市政府批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改造后的三坊七巷要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集文化、休闲、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具有浓厚福州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典型里坊式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将建筑保护、整治方式分为5种: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原则是养旧如故,只修不建;历史建筑进行维护、改建;此外的建筑物分别视情况进行局部保留、更新或近期暂留。

福州市旅游局市场处处长吴海燕表示:“三坊七巷今后不再作为生活区,原则上,现有居民都是要搬走的,不然住家结构不适合向游客开放,有条件的名人后代留下来也可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都留下来,公房都要拆掉,腾出空间做旅游配套用;南后街要打造成老字号一条街;以后三坊七巷里的人员以旅游服务人员为主。”

在福建省旅游学会副会长彭一万看来,这面临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两难问题,“人住在里面,游客就不好进去;人都出来,老街区就没了本来的人气”。这也是中国许多古城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今年年初,“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启动时,大约有居民15000多人,现在2000多户已经在动迁。

“住公房的大部分都已经搬走了,有私有产权的大部分还在这里”,沈葆祯第五代孙沈祖强说。记者遇见他时,他刚从市区回来,拿起一块木板,垫在门槛上,像过跷跷板一样把电动自行车推进沈宅天井。

今年72岁的沈祖强以前在铁路部门做工程师,退休后常住于此。他说,房子是沈氏公业,不属于个人。现在共12户住在里面,7户属沈氏家族,另5户是外姓。

沈宅属典型的三坊七巷民居样式,迈过门槛就是门厅,然后依次是天井、大厅,再进入各个花厅。沈祖强住在天井右边的花厅里,小院子里有棵留香树。“这树也是文物,平时自己不能动的,修剪时得园林局的人过来”,沈祖强说。

另5户已经办了手续,准备迁出三坊七巷,但是沈祖强不准备走,“沈氏公业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丢掉”。对即将到来的修缮,他也很忧心:“住在这里就要负担修缮费用,否则政府要收回产权,家族已经讨论过几次了,该怎么拿出这个费用。”

眼下的三坊七巷,坚守的人有点寂寞。这里的住户大多是建国后搬来的,他们大多数都乐于离开破旧、狭小的居住环境,纠纷主要发生在补偿标准上。至于名门的后代,据阮仪三教授的调查,三坊七巷的名门后代大多已不住这里了。三坊七巷管委会也发现,近年来三坊七巷的常住人员逐年略有减少,出租户增多,外来人口大量入住。

在阮仪三看来,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不仅要保护其自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整体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历史街区的建筑群体保存的是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区域格局,它显示着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最能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还因为街区至今有人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活,街区才能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民居类的古建筑失去环境,就失去了保护意义。”

阮仪三认为,改造后的三坊七巷仍要保留老街历史风貌,并且“有渊源的人都应该留下来,不仅仅包括名门后代”。

在一个消费主义的年代,失去了内在生命力的三坊七巷能否通过“修复保护”而重生,还是像许多已经死掉的古城一样成为美丽外衣包装下的购物中心,成为一台产生利润的机器?阮议三说,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古城成为一件“消费品”是个必然趋势,对此,“也不必太过于担心,只有老房子还在,河流不填并还在流着,人就是可以变的,但是房子没了,一切就真的没了”。

二、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老城区,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到这里旅游也就是看一看福州的古建筑、古街道及古文化。这片区域现有古民居约270座,其中有159处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及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等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如今三坊七巷已是福州维一的国家级5A景区,是福州的一张旅游名片,也是福州的必游景区

三、三坊七巷的美食?

福州三坊七巷的美食有福州鱼丸、同利肉燕、木金肉丸、锅边糊、花生汤、福州煎包、大世界橄榄、黄米糕等。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名片之一。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匠艺奇巧的明清古建筑。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品种繁多、口味独特的福州小吃。如果你只是个吃货,那来到三坊七巷,就是掉进了特色小吃的深渊。

永和鱼丸是三坊七巷里的百年老店,这家以鱼肉做外皮的带馅丸子,选料精细,制作考究,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香不腻。每天到这吃鱼丸的顾客络绎不绝。

“鼎边糊”,是人们常说的“锅边糊”,这家店“鼎边糊”,是他家的“锅”与众不同了,以鼎当锅,这样煮出的糊不但一点不会有焦味,还特别的香。

四、福州三坊七巷介绍?

三坊七巷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市中心南后街的东西两侧。其占地40.2公顷,整体由十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巷共同构成“棋盘状”街区的支脉体系,南后街西边三条称作“三坊”,东边七条称作“七巷”,是中国东南地区现存较大的古民居街区,被誉为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坊巷内院落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宅院外设有围墙,宅院内以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为中轴线对称布局,具有强烈的福州建筑风格。

五、福州三坊七巷年代?

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坐落着这片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它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

六、福州三坊七巷好玩吗?

不管是外省还是本省的,初来福州必然会去三坊七巷的。

如果你是个吃货,那么恭喜你,三坊七巷除了有福州知名的各种小吃,比如鼎边糊(又叫锅边糊)、肉燕、鱼丸等,尤其归乡的海外华侨,一定是要尝一尝的,都说有家乡的味道!边逛边吃,可能您的早中晚餐都不再重要了。除了小吃,还有不少有情调的咖啡吧等,闲暇之余,静静坐在安泰河边,看着一路游客欢声笑语,尽赏人生百态。

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那么恭喜你,这也是一个摄影天堂!偷偷的告诉你,不要局限在南后街,南后街只是三坊七巷的一部分,大师们往往会在小坊小巷拍出更多大作。

如果你是个历史文化爱好者,那么你来对了!你需要提前做下功课或者放慢脚步、放松心境,来慢慢体会!

我来告诉你三坊七巷的内容含括了半部近现代史。

三坊七巷是福州明清时期古建筑群,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古香古色的街景总是让无数的摄影爱好者沉醉!但它更会让喜欢历史的人们流连忘返!

有人说看了三坊七巷历史人物,近现代史好像被福州人物占了一大半!是的,他们的确对中国的近现代史有很深的影响!

我来列一些人人物吧!看看是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看看大家会认知几位名人。

虎门销烟林则徐、启蒙维新严复、船政洋务沈葆桢、戊戌君子林旭、广州起义林觉民、文学巨匠冰心、建筑才女林徽因、五四运动林长民、七七事变王冷斋、江阴海战陈季良、解放战争郭化若、虎穴忠魂吴石、一代帝师陈宝琛、海军民宿萨镇冰、海军总长刘冠雄、教育救民林启、翻译怪杰林纾、诗人郁达夫、五四才女庐隐、南宋状元郑性之、抗倭名将张经、台湾总兵甘国宝、军机大臣林绍年、楹联鼻祖梁章钜、同光诗派何振岱、经济泰斗陈岱孙、报界先驱林白水、勤政守节王有龄、书法名家郑孝胥……

好多初来福州的游客感叹,不曾想三坊七巷的文化底蕴这么深厚,原计划的一天时间太少了,根本看不过来!如果你们喜欢历史,那就到福州慢慢的“翻页”吧

七、福州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市最早在秦汉时期名为“冶”,而后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福州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美,同时也是福建省一直以来重点发展的中心省会城市,因此从古至今汇聚了大批当地的大家族,如今著名的“三坊七巷”里就曾先后走出过如严复、陈宝琛、林觉民和林长民等中国近代史上众多名人。

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医护工作者等免费开放。2020年7月,入选商务部发布的第二批试点步行街名单。

八、福州三坊七巷礼品推荐?

三坊七巷有以下特产馈赠礼品:

1.茉莉花茶:福州是我国茉莉花茶的发祥地和生产区,福州茉莉花茶商品性生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以窨制经验丰富、工艺精湛、品质优良畅销国内外,既有绿茶特有的清香,又有茉莉花的优雅芬芳,茶汤滋味醇厚,香而不浮,爽而不浊。 

2. 福橘:被誉为福州市果,属我国橘类中的上品,呈扁圆形,鲜红美观、皮薄汁多、甜酸可口。 

3. 橄榄:福州一大特产,品种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圆、长营等十余种,吃起来先涩后甜,回味无穷,具消食清肺利喉之功效。 

4. 永泰李干:李果色泽丰润,味甜鲜美,既可鲜食,又可制成李干,加工成蜜饯、果酱、果酒和罐头等。 

5. 肉松:是福州人传统的佐餐佳品,至今已有130多年的生产历史。肉松由瘦猪肉、白糖、红糟、酱油、熟油等制成的细丝状肉绒。食之酥脆可口、油而不腻、入口自溶。

九、福州站到三坊七巷多久?

从福州站到三坊七巷坐地铁就可直达,时间大概是10分钟,在东街口车站下车,可以说是很近,如果坐公交车可能需要20-30分钟这样。

十、福州三坊七巷的文案?

关于福州三坊七巷的文案:

1、 三坊七巷

2、 它由三坊七巷和一条中轴线街组成,所以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3、 其实现在只保留了两车道和五车道。从晋代开始,到唐五代完善,到明清鼎盛。古老的巷弄格局,至今基本保持完好。2009年经过一次大改造,逐渐商业化,窄巷白墙,瓦房,巷弄,石板。每条巷弄都有石牌坊。如今,这里聚集了许多老字号小吃和传统手工艺品。来这里看看名人的故乡,吃吃特色小吃,很值得一游。

4、 不过游览时间不建议太长。这样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巷子狭窄。因此,人们不应该在假期旅行。去散散心,找古迹还是很不错的。

5、 景区内部分景点需门票:水榭戏台、楼、林故居、严复故居、刘家大院、故居、郭白因故居、严家花厅、游家故居、祠、刘启贤故居、美术馆(光禄银泰青砖楼)。70岁免费票。

6、 一些重要的历史遗迹可能会暂时关闭。请注意。

7、 河边有很多酒吧和餐厅,歌手在那里弹琴唱歌,两岸灯火通明,微风习习,柳条轻轻摆动,小桥流水倒影。它非常漂亮。这诗情画意的场景,让人以为进入了江南。

8、 清晨,天空灰蒙蒙的,雨水打湿了一段段青砖铺成的小路,也给古街画上了一抹淡雅的妆容。青瓦白墙的房子错落有序。历经岁月变迁,小巷相连,幽深幽静,房屋错落,白墙黛瓦。漫步古街,随意站在一个院落的门口,透过虚掩的门,可以闻到一股淡淡的书香。沉淀的全是历史的沧桑。每一块石板和青苔都有自己的故事,带你走向历史的彼岸。

9、 景点信息:

10、 公共街区全天开放,收费景点8:30-17:00。

11、 乘坐福州地铁1号线,在东街口站下车即可到达三坊七巷景区。

12、 联票价格90元/人,有14个景点收费。

13、 游玩时间:建议游玩一天,这样大家可以更好的追寻古镇的历史,了解古镇,欣赏古镇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