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特色美食可以带走的?

一、郑州特色美食可以带走的?

烩面,糊辣汤,新郑红枣等都可以带走。

二、石家庄各县特色美食?

井陉县经典地方名吃—锅魁

井陉县经典地方名吃—锅魁。

元氏县经典地方名吃—炸糕

元氏县经典地方名吃—炸糕。

赵县经典地方名吃—薛家烧饼

赵县经典地方名吃—薛家烧饼。

无极经典地方名吃—饸烙

无极经典地方名吃—饸烙。

深泽经典地方名吃—西河肉糕

深泽经典地方名吃—西河肉糕。

平山经典地方名吃—扒糕

平山经典地方名吃—扒糕。

灵寿经典地方名吃—腌肉面

灵寿经典地方名吃—腌肉面、锅贴饼子、榆钱饭。

三、南京有什么特色美食打包带走?

南京的特色美食可以打包带走的不要太多哦,首先是鸭子,我经常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打包家门口的盐水鸭和烤鸭带回家,味道正宗,都是真空包装夏天放一个星期都不会坏,有时也打包鸭胗、鸭四件给他们带回家;

第二鸭血粉丝,现在商家有真空包装好的,直接带走,不想拎太多直接快递回去;冬天时候我会在南京灌好香肠和香肚,给外地的亲戚打包带走;还有南京七家湾的干切牛肉,打包带回去尝尝,当零食当主菜都可以,越嚼越香,牛肉一丝丝的感觉,特别好吃。

四、南京特色美食可带走的

南京特色美食可带走的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在这里,有许多特色美食是值得品尝的,而如果你想要带走一些南京美食,那么以下这些特色小吃是值得推荐的。

南京盐水鸭

盐水鸭是南京最著名的特产之一,也是南京人最喜欢的一道美食。鸭肉鲜嫩多汁,口感细腻,味道鲜美,是品尝南京美食的必尝之选。

南京板鸭

南京板鸭是南京另一道著名的特产,是将整只鸭子用盐腌制后风干而成。板鸭肉质紧密,口感香脆,味道鲜美,是携带方便、品尝正宗南京美食的好选择。

小笼包

南京的小笼包也是一道不容错过的美食。小笼包皮薄馅鲜,汤汁丰富,味道鲜美可口,而且携带方便,是品尝南京特色美食的不错选择。

鸡汁汤包

鸡汁汤包是南京特色小吃中的另一道美味。它以鸡汤为馅料,口感鲜美,味道浓郁,搭配一碗鸡汁汤,更是美味可口。

豆腐脑

豆腐脑是南京的传统小吃,它以嫩滑的豆腐搭配各种调料制成,味道鲜美可口。它是早餐或午餐的好选择,既可以品尝到南京的美食,又不会过于油腻。

桂花糕

桂花糕是南京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它以桂花为原料,口感香甜,带有浓郁的桂花香味。它是品尝南京特色美食的不错选择,既可以作为小吃,也可以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

总的来说,南京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以上这些特色小吃都是值得品尝的。如果你来到南京旅游,不妨带上一些南京美食,让你的旅程更加丰富多彩。

五、郑州有什么可以打包带走的特色美食?

烙馍村,在城东路与商城路交叉口东50米路南

六、石家庄有什么特色美食?

有还是没有?这是个问题!

***********************************************************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来到一个城市,最先体验的就是它的招牌美食。

个人觉得,通过美食最能快速体味当地人的生活滋味。

一个地方的人执着于怎样的一日三餐,他们对美食的态度,决定着整个生活城市的状态。

每来到一个新的城市,第一站就是打卡当地的招牌美食。

当我来到石家庄,无论是搜索当地特色美食,还是向当地人请教,答案都是五花八门的。

去正定!正定马家烧麦,正定八大碗,正定郝家排骨。。。。。。。

马家烧麦
八大碗
郝家排骨

诶,必须是安徽牛肉板面啊!

必须是棉三炸鸡,棉一炸串啊!

诶,我跟你说那边有家地道川菜馆!

诶,你哪的人?南方来的吧,离这不远有家粤菜不错!

等等,什么?????????

石家庄的特色呢?没有!对,就是没有特色就是最大的特色。

不管你是哪的人,来到石家庄,热情的石家庄人总能让你感觉到宾至如归。

相比于粤菜、鲁菜、川菜啊,河北没有自己的菜系

作为他的省会,石家庄却用他的包容接纳了各路美食赋予他的能量

这在里,所有的美食没有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错位

而是找到了另一片自己生根发芽的土壤

so 来国际庄,美食定不会辜负你的胃

七、石家庄有哪些特色美食?

石家庄特色美食

一、金凤扒鸡

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用蜂蜜对鸡进行上色炸制,并用中药秘方老汤煮制。

金凤扒鸡

二、马家卤鸡

马家卤鸡,1981年马家卤鸡与浙江金华火腿、北京苏式叉烧肉、南京板鸭等禽类肉食品齐名。

马家卤鸡

三、因村驴肉

利用传统工艺,配方考究、利用多种中药熬汤,独门绝技。

因村驴肉

四、赵府酥鱼

赵府酥鱼骨酥肉香,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尤其含钙量极高,久吃不腻,常食能补钙、健脑、壮筋、强骨。

赵府酥鱼

五、郝家排骨

由河北正定郝家传承祖上排骨烹饪秘方而成。

郝家排骨

八、四川特色美食可以带走

四川是中国著名的美食之都,这里有香辣可口的火锅,还有口感独特的川菜。现在,你不需要到四川才能品尝到这些美食了。四川特色美食可以带走,让你在家中也能享受到正宗的四川美食。

火锅

火锅是四川的特色美食之一,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火锅的特点是辣味十足,口感鲜美。现在,你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火锅底料和配料,自己在家里做火锅。如果你不想自己动手,也可以购买现成的火锅外卖,让你在家中也能吃到正宗的四川火锅。

川菜

川菜是四川的代表性菜系,以辣味和麻味为主要特点,口感鲜美。川菜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很高的知名度。现在,你可以通过网络订购到各种各样的川菜外卖,让你在家中也能品尝到正宗的四川美食。

小吃

四川的小吃也是很有特色的,比如麻辣烫、担担面、香辣兔头等。现在,你可以通过网络订购到各种各样的四川小吃外卖,让你在家中也能享受到正宗的四川小吃。

总之,现在四川特色美食可以带走,让你在家中也能品尝到正宗的四川美食。如果你是四川美食的爱好者,不妨试试在家中做火锅或者订购四川美食外卖,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吧!

九、石家庄特色美食

石家庄特色美食:探索美食文化是旅行的一部分,而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拥有许多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无论是当地的独特菜肴还是传统的风味小吃,都能满足您的味蕾需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石家庄的特色美食。

1. 老菜馆的石家庄炖菜

石家庄的炖菜是当地传统的特色菜系之一,而老菜馆则是石家庄炖菜的代表性餐厅之一。炖菜是一种以炖煮为主的烹饪方式,利用慢火慢炖的方法将食材炖煮出鲜美的味道和细腻的口感。石家庄炖菜以色香味俱佳而闻名,赢得了许多食客的喜爱。

石家庄炖菜的特点是选材讲究,注重火候和天然调料的使用。典型的炖菜有清蒸鳜鱼、红烧肉、炖羊肉等。老菜馆的炖菜更是家喻户晓,各种口味的炖菜应有尽有,让人大饱口福。

2. 如意石锅烧烤的铁板羊肉

如意石锅烧烤是一个融合了传统烧烤和现代烹饪技艺的特色餐厅,其中铁板羊肉是其招牌菜之一。铁板羊肉是将鲜嫩的羊肉铺在热腾腾的铁板上烤制而成,入口鲜香多汁,肉质鲜嫩。

铁板羊肉的烤制需要讲究火候和烤制时间,石家庄的厨师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掌握了独特的烤制技巧。如意石锅烧烤的铁板羊肉因其口感独特、味道鲜美而备受食客喜爱。

3. 勐骨牛肉馆的石家庄牛肉炒面

勐骨牛肉馆是石家庄一家以牛肉为特色的餐厅,其石家庄牛肉炒面是该店的招牌菜之一。牛肉炒面是一道将鲜嫩的牛肉切片与面条一起翻炒而成的美食,富有独特的口感和咸香味道。

石家庄牛肉炒面的制作过程需要讲究火候和调味。勐骨牛肉馆的厨师们对石家庄牛肉炒面进行了不断的改良和创新,使其更加美味可口。无论是喜欢面食还是牛肉的食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心仪的美食。

4. 高德庄家的石家庄臭豆腐

石家庄臭豆腐在当地非常有名,而高德庄家则是石家庄臭豆腐的知名制作商之一。石家庄臭豆腐是一道以豆腐为主要原料,经过长时间发酵制作而成的美食。

石家庄臭豆腐的特点是外焦里嫩、口感独特,香味四溢。高德庄家的臭豆腐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传统的口味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是品尝石家庄特色美食的绝佳选择。

5. 石家庄糖炒栗子街

糖炒栗子是石家庄传统的糕点之一,而糖炒栗子街是石家庄最著名的小吃街之一。糖炒栗子是将新鲜的栗子炒制至金黄色,然后加入红糖糖浆翻炒而成,具有香甜松脆的口感。

石家庄糖炒栗子街汇集了众多糖炒栗子摊位,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食客前来品尝。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糖炒栗子,感受石家庄糖炒栗子的独特魅力。

结语

石家庄拥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这些特色美食代表了石家庄的风味和独特之处。无论您是食肉爱好者、面食控还是甜食迷,石家庄都能满足您的口腹之欲。探索石家庄特色美食,不仅能够品味美食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和文化。快来一次美食之旅,发掘石家庄的美味与奇妙!

十、河北石家庄有哪些特色美食?

要论美食渊源,石家庄的确没有什么“底蕴”可言。

作为一座火车拉来的移民城市,石家庄的吃食很朴实,没有花哨,谈不上“美”,就是平易近人的家常食物。石家庄没有菜系,只有冀菜系。其美食囊括周边县区,就是咸味为主,经过爆、炸、炒后保持食材的色、香、味、形,大多是整鱼、整鸡或者“驴肉”系列。因为在石家庄人的饮食观念里,只有一次性吃一整只鸡,一整条鱼才“够味”。比如金毛狮子鱼、抓炒全鱼;金凤扒鸡、正定马家卤鸡;赵县咸驴肉、元氏县殷村驴肉、辛集咸驴肉;七汲烹全羊等等。“庄里”的面食更是“便捷”、“亲民”的汤、饼系列,藁城宫面、无极饸饹、牛肉罩火烧、井陉抿须儿、炒饼、缸炉烧饼、赵县石塔烧饼、红星包子、平山“油鬼”等等。凉菜当然也有好吃的,热切丸子、正定崩肝、西河肉糕都是当地人下酒必备菜品。至于“庄里”四荤、四素的“八大碗”,考虑到承德也有满族乔家“八大碗”,而且这满族“八大碗”还有粗、细“八大碗”之分,如需详述异同太费篇幅,不如省去。

“金毛狮子鱼”算是石家庄的一道原创名菜,因为它最早在民国时期由石家庄中华饭庄名厨袁清芳根据河北名胜“沧洲狮子”创制。袁厨师于1952年再凭此菜在河北八市烹调技术表演赛中获赞。1983年的全国烹饪鉴定会上,石家庄的这道“金毛狮子鱼”被评为中国名菜。

“金毛狮子鱼”的原料很普通,就是家常的鲤鱼 ,但是很费功夫。不但要将一整条鲤鱼从鱼尾处向鱼头方向改刀成厚度均匀的薄片,还要用剪刀将这将片好的薄薄鱼片剪成细丝,再以鸡蛋、面粉、淀粉糊涂满鱼身后放入高温油锅中炸制,待到挂糊后的鱼丝全部炸至均匀、金黄且自然下垂的形态才能出锅,最后用玉兰片、火腿丝、番茄酱、橙汁、白糖、白醋烹炒的勾芡均匀淋在鱼身,一道 “精雕细琢”而成的鲤鱼便可以“闪亮登场”了。这道“金毛狮子鱼”除了色泽金黄,油炸出锅的鱼丝更是因蓬松而形似“怒发冲冠”的伏卧狮子,故名。

我在第二次来石家庄的时候,曾经在建设北大街一家饭庄点了这道菜。果然外焦里嫩,酸甜适口。虽然它与山东糖醋鲤鱼、安徽葡萄鱼或者江苏松鼠桂鱼有些相似,但其挂糊更加细腻,刀工也更胜一筹。很难想象一条寻常鲤鱼,居然被心灵手巧的“庄里”厨师用刀剪“捯饬”成如此形象逼真、秀色可餐的金黄色雄狮!更别说这入口松软酥脆的味觉是如何令人大饱“口腹之欲”了!

比较起来,石家庄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没有保定府那样悠久的美食文化。除了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原创的“金毛狮子鱼”,石家庄的很多“名菜”,其实都是吸收了京、鲁等地菜系特点创新而成的家常菜。这里面的“抓炒全鱼”就是这种“拿来主义”的体现。

“抓炒全鱼”的主料仍是普通的大鲤鱼,也并没有“炒”的成分。就是一款辅以盐、葱、辣椒粉、五香粉烤制而成的烤鱼。出彩之处仍在于刀功,尤其是火候的掌握。这道菜就是先将处理干净的鲤鱼双面剞刀,然后放在盐、葱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再上夹置小火上烤干水气,再放到炭火大火处烤上三五回合,直到鱼肉雪白油亮,鱼香扑鼻。这烤鱼的时间须“拿捏”得当,烤的时间太长,鱼肉不嫩;烤的太短,就会有鱼腥味。这第三道工序是给鱼撒上五香粉、辣椒粉。之后在火上再烤炙二、三分钟就可以上桌了。

这道家常烤鱼是在大石门美食街吃的。虽然不是特别“惊艳”,但是色香味俱全,“盘头”巨大,美观的整鱼造型看起来就很有食欲,也在享用这道烤鱼的过程中明白了“脍炙人口”那个“炙”的滋味!但是这“抓炒全鱼”始终都没有“炒”这道烹饪程序,颇使人感到疑惑。大概就像后面要提到的“石家庄炒饼”一样,市面上明明都是一众“焖饼”,也没有“炒”的程序,却统统称作“炒饼”。也许这就是石家庄人“不拘小节”性格的外在表现吧。

除了整条鱼,石家庄还有一些整只鸡“打造”的美食。比如金凤扒鸡、马家卤鸡。

据说这 “金凤扒鸡”始于1908年,是一对马姓回民夫妇在大桥街上首创的扒鸡品牌。当时叫“大桥街马家鸡”,店面也被称做“大桥街扒鸡店”。金凤扒鸡都是用蜂蜜上色后入锅油炸,再用十八味香辛料熬成的老汤焖煮十几个小时以上。这制作扒鸡的辅料直到现在还是那口百年老汤,每天清汤的时候都有专人将浮油和陈渣去除后加续新料。因为属“不留痕迹”的秘方,店家连每天清除来的渣子都要用火烧掉。

扒鸡老店在1983年迁移到南马路,后来又搬迁到石家庄北二环西路,原来的大铁锅也早已改进成不锈钢夹层锅,明火加热也改进为蒸汽加热,只是传说这店铺经过几次搬迁,老汤都没有保持下来,还有人传说这扒鸡店已经被其“传人”转卖给外资了。加上之前吃过德州扒鸡、道口烧鸡、符离集香鸡,总感觉各地的扒鸡都是大同小异。所以第三次到石家庄出差的时候,哪怕当地朋友“盛情”邀请,我也仍然不屑一顾。石家庄的朋友却说,这毕竟是“庄里”为数不多的“原创”,也算是石家庄的特产,如果来的“庄里”不进店吃一只刚出锅的扒鸡,包管你回去之后遗憾呢。

于是当天中午便和朋友结伴来到自强路上的这家金凤扒鸡店。

这家扒鸡店的门店有点小,但是因为是新装修的,感觉市内宽敞明亮。我和朋友现点了一只。当时就是抱着“到此一游”的心态,绝没有很高的期望值。

只见一只色泽金黄透红的扒鸡上桌,我瞬间被“暗香浮动”的扒鸡“引诱”得口水直流!待到吃上几口,手上的动作不由得加快了。和其它地方的烧鸡相比,“庄里”的烧鸡不但肉质松软香嫩,鸡肉很容易脱骨,肉也特别多,吃起来“醇香”的中药味道更浓郁。大约是用蜂蜜上色炸制,还有点淡淡的甜味,正合我的口味。

早听说石家庄人喜欢吃鸡。很多家庭都有一位会做鸡肉的“大厨”。满屋飘香的鸡油味,似乎是“庄里”人家幸福生活的标配。无论是百年老店的卤鸡、扒鸡,还是新近涌现的炸鸡,都是“庄里”人的心头好。而正定县城的“马家老鸡”作坊里生产的卤鸡,自然又是“庄里”最闪亮的一块“鸡”字招牌。

这家已有140多年历史的老鸡店选用的都是一年龄的散养公鸡,宰杀洗净之后、卤煮之前还有一个造型环节-------这已经成为马家卤鸡的亮点之一--------一只翅插入口内,使头部弯回,另一翅折叠,两只鸡腿别起,爪入膛内,整个形状像个琵琶!制作卤鸡的老汤都是世代传承下来的,据说在动乱年代鸡店曾用黄腊将老汤封存深埋,因而此后的卤汤中含有丰富的胶质氨基酸、芳香类物质,而且每次卤煮新鸡,都要重新更换丁香、砂仁、肉蔻、白芷之类的佐料和花椒大料、小茴香等调味品,而且每次煮过之后都将老汤沉淀过滤,去除杂质,以保持汤鲜味美。

吃马家卤鸡是第二次游正定古城的时候。那天中午逛街的时候走到老街,蓦然发现马家老鸡店“外卖”窗口排有长长的队伍。很多人都是十只八只的买。好吃的我被火爆的场景撩拨得安耐不住,马上决定进去品尝。

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香气。菜单上除了卤鸡,还有卤鸡爪、卤鸡翅什么的。为了一睹马家卤鸡的芳容,便点了一整只卤鸡。

这新鲜出锅的马家卤鸡黄里透红、鸡皮油光平展。撕下一块放进嘴巴,味蕾立即充满了四溢的鸡油香味。卤鸡肉质细腻,虽然软烂,却不破皮,不脱骨,吃起来鲜嫩爽口。大约卤煮时间长,药香清爽浓郁,也比较入味,就是那种回味特别好的感觉。因为还有一丝鲜甜,吃了一整只并不腻口。只是稍微有点咸了。也许就就是石家庄美食的本味。

除了整鱼、整鸡,驴肉也是石家庄的一道特色美食。

驴肉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它具有补血益气、滋阴壮阳、理肺通气和止烦降燥的功效,堪比肉品中的神药。就像南京人对鸭子,宁夏人对羊肉的痴迷一样,包括“庄里”人在内的整个河北城乡,对驴肉都有一种近乎执着的偏爱。河北人称驴肉叫小驴肉、咸驴肉或者鲜驴肉,并以此原料“捯饬”出很多鲜、香、嫩的驴肉美食,也因此有了“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比喻。关于好吃的驴肉美食,不说沧州河间的驴肉火、广饶驴肉、保定驴肉,也不说晋州的咸驴肉,光石家庄一带出名的驴肉制品,仅仅是咸驴肉就有元氏殷村驴肉、辛集咸驴肉、赵县固城咸驴肉三个著名“美食地标”,由此可见“庄里”对驴肉的喜爱。

先说这因村驴肉。

石家庄元氏县的因村咸驴肉,一直都被赞誉为“天下第一”。据说其汤底都是用多种中药调制成的,烹制过程非常复杂,成品驴肉口感香嫩,在当地很有名气。也正因如此,有一次去石家庄出差,在制药公司工作的一位朋友便约我一起在周末开车去因村。

这趟美食寻觅之旅先是从石家庄到元氏县,30多公里,约1小时;从县城到因村又有8公里左右的路程,路途并不短暂。我开玩笑说这汽油费都抵得上一斤驴肉了。朋友并不在乎,因为他一直都以“美食家”自居,特别追求美食体验。

到因村的时候是中午十一点多钟。朋友找到一家某记驴肉老店。这家外观古色古香的饭庄看起来比较气派,据说已经在因村开了30多年。驴肉店当门肉案上摆满了红亮亮的驴肉、驴蹄、驴板肠、驴内脏等,统一价 80元一斤。里面的食客已经有了几桌。都是同我们一样慕名而来的“外地”食客。

我们挑了二块腱子肉,老板迅速切片放上不锈钢小盆里称重计价,食客付账后就可以自己端到餐桌上食用了。

然而这一次的咸驴肉之旅令我大跌眼镜!除了这驴肉切片后摆盘的样子没有赵县驴肉好看,与之前在辛集吃过的香软滑嫩有弹性的咸驴肉也是不能相比。这因村咸驴肉的软烂度很高,肉汁却显得不足,口味岂止是咸,比咸菜还咸,简直“齁咸齁咸的”。我当场质询这驴肉的“正宗”。店家居然轻描淡写地回说,这咸驴肉当然是咸味的呢。于是不再多论,便要了门外烧饼摊上的2只缸炉烧饼(1元1个),又叫了店内2碗元氏饸饹(5元一碗),草草吃过就离开了这家“老店”。还别说,这驴肉咸得我俩一路喝水,回到酒店又是喝个不停。对因村咸驴肉的美好想象也到此破灭了。

那天晚上在酒店前台说到咸驴肉的体验,二个服务生便提醒我们,因村周边从90年代开始就没有驴可收了。那时候因村都是去内蒙古买些淘汰小马回来屠宰卤煮。因为马肉煮熟晾凉后有一股臭味,哪怕在冰箱里放两天后用刀切开,肉色仍是黑色的瘦肉,肉制更是粗糙不好吃,所以肉贩便在煮制时多放盐掩盖肉的臭味。而真正的驴肉煮熟后无论存多久,切开后仍是红色,而且肉制细腻。因为因村咸驴肉名气很大,需求量大,价格能卖得高,所以就有人愿意去搞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营生。

刚才对比的辛集咸驴肉是第二次去石家庄旅行时独自去吃的。

因为辛集咸驴肉是一道地地道道的石家庄美食,在其他地方基本吃不到这道菜,所以那次就专程前往辛集附近的留双营某记驴肉馆。辛集咸驴肉始于1893年,每家都声称是百年老店,但我去的那家自称只有30年。他家的驴肉都是现杀现煮。风味是那种简单而经典的驴肉类型,没有广告,日常全老顾客口碑相传。

店主每天下午都先把清洗干净的驴肉放在冷水里浸泡,每小时换一次水,直至水清肉白后才放入大锅浸煮,10分钟左右还会再换水加花椒、大料、小茴香三味调料大火烹煮,待肉熟后撤火,用石块儿压在锅盖上慢火闷煮一夜,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将煮熟的咸驴肉捞出。食客挑选部位后顺肉切条称重,再切成片装盘上桌。

那咸驴肉端上来就是颜色红嫩的外观,没有腥味,吃起来也是软而不烂,口感香鲜滑嫩有弹性,当时吃了半斤也没有觉得油腻。咸是咸了点,但那都是可以接受的咸度。

石家庄出名的三种咸驴肉里,我最喜欢的还是赵县的。

那次去赵县游览赵州桥,中午时分从柏林禅寺出来游览了陀罗尼经幢后,正好看见石塔路十字路口的一片大小饭店,虽然听说固城岳家咸驴肉更有名,但是因为已经饥肠辘辘,便决定先挑一家驴肉馆尝尝再说。

没想到这咸驴肉却正是我喜欢的那种。

这家店面算是中等规模,时间轴桌子,店内干净卫生。店里当时已经有很多顾客。我断定这不是一家口碑差的驴肉店。

店主说他家的咸驴肉制作有40年了。虽然没有岳家的“百年老汤”,起码也是几十年秘制的老汤。除了卤汤,他家的咸驴肉注重 “焖”。生肉入锅前都用适量驴骨铺垫锅底以防粘锅。然后把清洗后反复净水的驴肉下锅,再投入适量秘制调料袋用百斤重铁篦子将肉压在汤下先大火再煮转中小火焖制,一口熟肉出锅,往往耗时20个小时。

果然这咸驴肉上桌的时候,不但颜色红润,摆盘也非常漂亮,驴肉旁边还摆放有西蓝花和胡萝卜,看上去赏心悦目,很有艺术性。这卤制咸驴肉鲜而不腻,嫩香可口。最令人惊奇的是,这赵县咸驴肉并不是很咸。老板说 “咸驴肉”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行业称呼,因为驴肉“不咸不行”。驴肉含有很多胶质,入锅不多放点盐的话,驴肉不但容易粘锅,而且内部胶质会阻挡盐分进入。因此,干这行的伙计们都把熟驴肉称作“咸驴肉”。实际上好的咸驴肉在口感上绝不会特别的咸,只需要咸味刚刚好就行。这也就是我后来在因村“慕名而去”质询咸味后,懒得再同店主理论的原因之一。

据说赵县固城岳家咸驴肉最出名的是全驴宴,而其中最重点的是“驴头宴”和“驴架子”。因为在赵县的时间有限,而且独自一人,根本没有机会体验这样一顿大餐,也只能在此点到为止了。

既然说起赵县驴肉,还有一样赵县的石塔烧饼便不能不提。

如果说新疆人热衷于烤馕,那么石家庄绝对热衷于烤烧饼,石家庄的烧饼形式多样,先说这百年历史的石塔烧饼,再说那赫赫有名的缸炉烧饼。

“石塔烧饼”又称为“薛家烧饼”或者“油酥烧饼”。据说因为这百年烧饼传人薛家子孙众多,石塔路一带有大大小小的烧饼店铺十几家,都悬挂着“薛家烧饼”的字号。沿着这里的街巷走一趟,几乎家家烧饼店门前都是生意火爆,可见薛家烧饼有多么出名。据说平棘薛家注册了商标(平棘是赵县的原称),算得上“正宗”。但第一次去赵县,因为吃了咸驴肉和羊杂汤,肚子里已经盛不下烧饼。所以下午回程的时候就在平棘薛家买了一包带回去。这烧饼都是用油纸包着,一包有五个。烧饼很小,跟小柿饼差不多大小,色泽金黄,有甜、咸两种,我买的是咸的。烧饼上面都有黑芝麻。

别看这小小的石塔烧饼,实际操作起来却十分复杂。和面、擀饼、擦瓤面、加糖、包圆、再擀饼、入烤盘、点红、入烤炉、翻面三次、抹油两次……每天得重复几百次。打这种烧饼过去都是将做好的生坯放入吊炉内烘烤,现在则是用“与时俱进”的烤炉了。有的还是电子烤炉。但不管用什么炉子,等烧饼两面烤至微黄出炉出炉那一刻,就是顾客最开心的时刻。炉内的烧饼看上去“金光灿灿”,爆起点点油花,屋内香气飘飘,面点师的用木铲飞快地将一个个小圆饼铲进木箱里,排列的整整齐齐出售,而顾客由衷的惊叹和赞美,又是对面点师辛苦的最大褒奖。

坐在回程车上看着这色泽微黄、层次分明的石塔烧饼,忍不住掏出一个品尝。这味道咸香的小烧饼吃起来香脆酥软,略有些油,但是不腻。两三口就吃掉一个。感觉有些像有点像千层酥,又有些像我们安徽的黄山小烧饼。据说这石塔烧饼之所以像千层酥,是因为烧饼坯子加入了动物油,所谓“马油发涩,猪油发腻,牛油结块,驴油发酥”。驴油在过去都是富人家的标配,老百姓吃不起。现在物质丰富了,人们不爱吃驴油,打烧饼的店家早就改用植物油。这同烧饼炉的更新换代一样,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呢。

缸炉烧饼也是“庄里”出名的美食之一,这长方状的缸炉烧饼色泽焦黄,表面有密集的芝麻。因为是用火炉烤缸做的烧饼,故名。打缸炉烧饼一般都是把烤缸横卧下来,将烧饼坯子贴于炉壁,通过在缸的外壁加热将面饼烤熟。因为面饼表面沾满芝麻,在缸炉里经高温炭火炙烤后,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它的香气。石家庄的很多小店铺都有这种烧饼,任凭你走进哪一家买几个,味道都不会太差。当然,有的店铺的烧饼可能更受欢迎些。比如新华路清真寺街交口北兴盛路一角的居民区里就有一家某记缸炉烧饼,一口缸炉打了30多年。现打的烧饼一小时能出50个。为了吃上这喷香的烧饼,周围很多居民很早就来到店里排队,一直排到小店围着的铁栅栏外面。

有一天傍晚我在附近吃饸烙面的时候,就预备先过去买2个回面店,当做这饸烙面的最佳组合。没想到为这2个烧饼,居然整整排了半个小时的队!然而当我接过热乎乎的缸炉烧饼时,刚才心中因为排队而不满的情绪居然一股脑地烟消云散了!这外壳焦黄的烧饼1元1个,薄薄的酥脆面皮上芝麻粒紧密,层层酥裂,内里层次分明。看上去就叫人爱不释手。当时趁着刚出炉的时候咬上一口,外酥里软,层层饼芯都洋溢着淡淡的五香味,特别是酥脆的饼皮上那一粒粒火候老道的芝麻粒,嚼起来粒粒生香,这都是那种“唇齿生香”的感觉!一种寻常面饼能做到这个境界,怕是用“工匠精神”来比拟也不为过,也难怪古人给这“庄里”的烧饼坐了一首颂歌:“城府千层四方方,芝麻万点心计长。奈何八挂炉中烧,纵到唇边更放香”。

石家庄的面食同它的菜肴一样,没有太多的花哨,多是一些“平易近人”的家常食物。除了这大、小烧饼,“庄里”的宫面、荞面饸烙、牛肉罩火烧也都是面食界的佼佼者。

“庄里”历史悠久的原创面食,首推藁城宫面。

宫面又称藕面、藁城宫面,其实就是一种色泽油亮、洁白的手工挂面,在石家庄的地位相当于兰州拉面之于甘肃,因为这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自己首创的千年面食。

宫面最早可追溯到唐贞观年间,地处冀中平原的藁城盛产优质小麦,藁城人将自己种植的小麦磨成面粉,配以精盐,精炼油,淀粉等,经和面、饧面、盘条,上秆,拽条,拉丝,阴干等13道工序制成了这种劲道、美味的“藕面”。

宫面制作过程中,面粉、盐、水的比例没有统一标准,需根据多年经验来定。有经验的师傅会根据天气选择和面时间,而饧面有需要多次进行,并且需要严格控制时间的长短,以使面粉吸足水分变得膨胀,面粉颗粒彼此紧抱。饧面的多次进行,还可以使面团产生气孔,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拉伸最终使宫面自然形成空心。如此精细繁复的工序造就了“面细能穿针,空心有韧性”的宫面,也保证了宫面的弹性和筋道口感,这是任何机械化加工的挂面不能比拟的。

本来制作一份宫面就费工费时,往往需要耗足20多个小时才能制作一份。而因为自然风干时候受天气影响严重,宫面的制作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严寒、酷暑、雨雾天、阴天不能生产,年均只有一百来天可正常生产。所以这种“藕面”最初只供给宫廷,被称之为“藁城宫面”、“贡面”。

据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所著《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意大利空心粉就是按照“藁城宫面—藕面”模仿、演变而来。明朝诗人凌儒子曾赋诗一首:众赞荷花贵似仙,情深又叹并蒂莲。莫愁去蒂恐丝断,化做藕面皆是缘。因不能大规模的生产,宫面一直非常珍贵。清光绪年间敬供宫廷的时候,每年也仅能生产一二百公斤。

宫面的吃法有清汤面、打卤面、凉拌面、炒面、焖面多种形式。因为宫面原料只有面粉、水和食用盐,不含任何添加剂,而且因其空心耐煮,汤味皆由面条的空心渗透而入味,煮出的面条光滑细腻而又可口,所以宫面做清汤面最能展现出它本身原有的风味。

我第一次吃宫面是在民族路上的一家面庄。当时点了一碗汤面,就是那种清水煮面。这面超级细,差不多头发丝的细度,有点像超市里的“龙须面”,但是因为里面有空心,不用说比“龙须面”,就是比所有机器生产的挂面口感都筋道、爽滑,而且面条自带一种咸咸的口感。细白的汤面里点缀着几片芹菜叶儿,2、3片薄牛肉,加了几滴香油,一小撮香葱段,简单清爽,汤鲜味美。老板说,这宫面虽丝细如发,却久煮而不烂,久放而不糟,吃起来有嚼劲。

“你点这清汤面就对了。怎么样?纯正的面香挡都挡不住!”

我疑惑这宫面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空心”。老板先是哈哈大笑,然后认真告诉我,宫面的空心是部分空心,并不是网上那些人云亦云的文章写的那样,是整根通透的空心。

宫面之后的特色面食就是饸饹面。

饸、饹谐音“合、乐”,古称"河漏",又称"活络"。作为石家庄的很普及面食,饸饹有很多种类,出名的有正定清真风味的正顺饸饹、井陉天长镇豆面饸饹、灵寿的荞面饸饹、藁城饸饹、无极县的饸饹面、栾城的东关饸饹、宁晋的西关饸饹,林林总总。但要是为了吃一碗各地特色饸饹跑遍“庄里”的大小县城,不仅费时费力,也是毫无必要的。所谓“一叶知秋”,饸饹只要吃一种,也就能了解这种面食的大概了。

饸饹里我最中意黑褐色的无极饸饹。

无极饸饹俗称“饸饹面”。圆条形的细长荞麦面条。"荞麦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一碗香喷喷,热乎乎的荞麦饸饹下肚,如果再配上一只刚出炉的缸炉烧饼,那就是“庄里”人最经典的日常生活片段。

无极饸饹虽然看起来简单,就是荞麦做的面条,但比一般面条要粗得多。制作过程也特别强调“鲜”。比如在制作时需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和、现做;和面的时候一般要白面和荞面混和着,这样的饸烙面才算正宗;荞面和白面的比例一般是一比三,荞一白三;等等。

第一次吃无极饸饹是在平安大街东马路西边一条胡同里。这家狭小的面店已经在这条胡同里存在了30多年。他家的饸饹面同普通的饸饹不同,都是用纯荞麦面古法制作的,这非常考验店家的手艺。而且因为荞麦面里掺杂了少许红薯面、榆树面,并没有纯荞饸饹“断节”的现象。一般纯荞麦面的保质期较短,纯荞饸饹面也因此非常新鲜。这家的饸饹有两种口味,一种热的,放香菜喝汤;一种过凉水凉的,放蒜泥香油吃,都很好吃。小小的店门口有一个红色的“无极饸饹”条幅,店堂就是一间老平房。店门口还支有2张桌子,因为是午饭时间,已经有很多客人在露天的桌子上吃饸饹面。

我要了一碗热的羊肉汤饸饹。

只见店主将事先揉好、醒好的荞面光皮放入横跨在锅上那架特制的饸饹机中,待铁锅水沸时,用机身压杆用力向下挤压,细而长的圆条状饸饹面就从圆孔中挤出。饸饹下到锅里,盖上锅盖焖三五分钟就可以出锅盛碗了。只见店主抓一把新鲜黄豆芽垫衬碗底,饸饹面条入碗后再浇入用纯羊油熬制的辣椒、老锅汤、羊肉、调好的蒜泥,撒上些香菜末,一碗“鲜”字贯穿始终的荞麦饸饹便上桌了。

这条细筋韧的饸饹面自带一种淡淡的荞面香,挑起来不断条,吃在嘴中软而不黏,脆中有韧,刚中带柔,嚼着筋道。清亮的羊肉汤色泽油亮,几片肥瘦相间的羊肉配上青翠的香菜、新鲜的黄豆芽,看上去就令人食欲大增。就这么喝一口香浓羊肉汤,吃一口爽滑弹牙的荞面饸饹,只几分钟功夫,这碗饸饹面便连面带汤地“光盘”了。

石家庄原创面食里,牛肉罩火烧是一绝。

火烧在北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都有。其中卤煮火烧、椒盐火烧是北京的原创;驴肉火烧和牛肉罩火烧是河北的原创;其它的有山东潍坊的酥皮肉火烧、荣成的盛家火烧;河南盐津的大肉火烧、滑县的扭屯火烧、开封双麻火烧。

喜欢上火烧还是在北京天坛附近一家连锁店吃的椒盐火烧,配上小米粥,在旅途后又累又渴的状况下那叫一个美。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便牢牢记住了“火烧”这道面食。

河北的火烧里,沧州河间的驴肉火烧当然有名,石家庄牛肉罩火烧也不遑多让。

牛肉罩火烧是石家庄特有的清真风味食品。民国时期,石家庄称石门,所以,牛肉罩火烧便冠以石门之名,叫“石门牛肉罩火烧”。据说,罩火烧的灵感来源于北京的卤煮火烧和保定的罩饼。吃法是把火烧泡进牛肉汤里,另加入熟牛肉,这样的火烧软硬适度,劲道弹牙,就着热乎乎的牛肉清汤喝进肚子,又解饥又解馋。它至今已经延续了近百年,堪称“国际庄”一绝。“庄里”人对牛肉罩火烧的钟爱,如同北京人对卤煮火烧一样,牛肉罩火烧是只有“庄里”人才懂得欣赏的美食,老石家庄人会时不时的坐在简单而干净的餐馆里来上一碗,有的甚至一天三顿饭都可以来上一碗,所以说这牛肉罩火烧是真正的石家庄平民美食。

制作牛肉罩火烧的原材料主要就是火烧和鲜牛肉,因为都不是应季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一碗牛肉罩火烧虽然看似简单,统共就牛肉和火烧两种食材,但是只有调配得当,滋味才能香鲜,绝不单调。比如这牛肉必须是鲜肉。火烧需采用先烙后烤两道工序,使火烧外观形如满月,薄厚适中,经煮耐泡,也容易吸收汤。只有牛肉汤有滋有味,火烧的火候适度,才能称作一碗“合格”的牛肉罩火烧。

记得第一次来石家庄旅游,一天中午经过育才街谈南路口的时候早已饥肠辘辘,看见一家某记牛肉罩火烧店里人头攒动,心想这里的食物绝不会差,便带着“尝鲜”的心情走进去。

这家火烧并不是“庄里”最有名的白家、甘家或者某老太,就是一家无名小店。屋里没有空调,只有几台风扇。店里的牛肉罩火烧老汤并没有吹嘘为“百年老汤”,只有20年,但书面保证绝非酱油、味精调和的那种勾兑汤底。拥挤的人群簇拥着大块头的牛肉锅,锅里的浮层牛油飘出醇厚、令人垂涎的肉香。在充满牛骨头老汤的大锅中,浸泡了满满一锅火烧。等火烧泡的发涨发软的时候,伙计便麻利地捞出火烧横竖两刀切块入碗,再飞快地舀入一勺老汤,撒入事先切好的熟牛肉片、香菜…这色香味俱全的现场操作看得我垂涎三尺。好不容易买好了火烧再去找位置,却是没有立锥之地,只得站在店门口那么端着吃起来。开始还有些难为情,深怕站在街边“妨碍市容”,可能是午饭点的缘故,越来越多的顾客加入了“站街”行列,于是我便心安了许多,就那么沉浸在一碗牛肉罩火烧的享受气氛中。

这罩火烧的牛肉片虽然切得粗糙,却香嫩可口,带点筋膜的肉片更是美味。火烧外软里嫩,有层次,每一片都吸足了汤汁,很入味。吃在口中绝不是那种“饼”的味道。一句话,非常劲道。牛骨老汤谈不上“香浓醇厚”,却是清澈的原汤,没有油脂,喝上一口清香爽口。

第一次的牛肉罩火烧以“口留余香”的体验结束。从此每次去石家庄都会留意好吃的火烧店。当然,后来的几次体验就有些疑惑。因为“庄里”的一些火烧已经“退化”为“饼”。很多人容易混淆。牛肉罩饼分一罩一、二罩二、三罩三不等。几罩几就是几两肉几两饼,而罩火烧没有这个说法。另外,这好火烧的口感就是外面很软烂里面有嚼劲。如果里外都软烂,那就不叫牛肉罩火烧,叫牛肉罩饼了。

说起石家庄的炒饼,至少在“庄里”非常受欢迎。上至高档餐厅,下至路边摊都能看到炒饼的身影。炒饼做法简单,快捷方便,可荤可素,调料丰富,经济实惠、既能当饭又当菜…这都是炒饼能够在“庄里”发扬光大的原因。但是整个石家庄并没有真正的炒饼!这些所谓的炒饼总让人联想起天津的烩饼或者河南郑州的“焖饼”!

炒饼、烩饼、焖饼的主料虽然都是饼丝,但是烹饪方法不同,口感自然也就不同。

天津的烩饼都是先将饼丝下油锅炒后待用,再将加肉丝的肉烩或者加菜丝的素烩或者加海参、虾仁、熟白肉、玉兰片、菠菜之类的三鲜烩另起油锅煸炒,等或荤或素或三鲜开锅后,再下饼丝焖制。饼丝熟透后便可以出锅淋香油上桌。这样“烩”出的烩饼连汤带菜带主食都全了。饼丝软香不黏,汤汁热而鲜美。

焖饼在河南郑州、河北冀州都很流行。以素焖饼最受食客欢迎。一般都是先把豆芽、白菜丝、豆角丝、胡萝卜丝之类的素菜先下油锅煸炒,再倒入高汤、饼丝焖制。因为焖饼完全吸入汤汁,出锅时基本上看不到汤汁,这样的饼丝柔韧而不粘,比烩饼吃来更加香醇可口。

炒饼实际上烹饪起来更为简单。一般都是先将饼丝下油锅炒后待用,再把肉、菜切丝下油锅爆炒,待盛出肉、菜留下汤汁后再下饼丝,直到饼丝完全吸饱了汤汁盛盘,倒上刚才炒好的肉、菜就可以了。这样的“炒”不是像云南昆明“炒饵丝”那样将菜、肉同饵丝放在一起像炒面那样爆炒,而是分别炒好饼丝、菜肉后再装盘!这样可以保持一些“炒菜”的味道。

每当我在“庄里”的饭馆吃到一份焖饼模样的“炒饼”有些疑惑时,大多数店家都会说,这焖饼、烩饼、炒饼都一样的,还信誓旦旦地说全石家庄的“炒饼”都是如此。的确,就连百度上关于“石家庄炒饼”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在末尾粘贴、复制一句“放入饼丝盖上盖焖五六分钟,加入香醋香油搅拌均匀即可”或者“加适量底汤放入饼丝,盖上锅盖焖5分钟左右就熟了”或者“七分熟时加适量底汤,放入饼丝盖上盖焖五六分钟即可出锅”等等语句结束。仿佛这就是石家庄炒饼的正确打开方式。这饭店马马虎虎做着所谓的“炒饼”,食客也都是马马虎虎地吃,没有人去讲究这些“饼”的区别。就好像没有人去在乎牛肉罩火烧同牛肉罩饼的区别一样。

但这吃炒饼也有“歪打正着”的时候。

在石家庄吃过几次“焖饼”一样的“炒饼”外,有一次在建设北大街一家清真小店居然吃到了真正的炒饼!

这家小店有牛肉炒饼和素炒饼二种。当时我要了一份豆芽素饼。这饼看得出来是在锅里先用大火爆炒过的,没有“焖”过的迹象。素菜也是单独爆炒的。这饼丝不干不湿,不粘不散,油而不腻,咸香适口,分量也很足,16元满满一大盘。店家还免费配一碗水汆小丸子。一口饼一口汤,堪称绝配。交谈期间,老板说这炒饼的底汤全凭经验添加,所谓熟能生巧。而问起炒饼、焖饼的混乱,老板说现在“庄里”的炒饼都是河北辛集炒饼的做法。这种炒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干炒饼,而是先炒好菜底(分荤素二种)兑好汤头,再将饼丝放入锅内盖上锅盖“焖”三五分钟,出锅淋上香油即可食用。

可这总让人觉得还是一种“焖饼”。

说起“遍地开花”的包子,石家庄也有一种拿得出手的“名包”--------“红星包子”。

相比于附近京津二地的庆丰、狗不理,红星包子的名气要小得多。这家始创于1969年的包子店,除了肥瘦巧搭、清香不腻的馅料,每个包子都有14-16个圆形提褶,并且褶花疏密均匀,外表如同一朵绽放的白菊花。据说这种小巧玲珑、皮薄馅足的包子每天都供不应求。特别是素包子,去迟了就买不到。

有一天下午5点钟逛完博物院出来就慕名溜达到中山路上这家包子店。虽然 17:15才开始营业,我也是“卡点”赶到,门口还是排起来长长的队伍。顾客大多数是当地人。当时买了一屉大葱猪肉馅的,附赠一碗小米杂粮粥,一共才花了八元!感觉非常实惠。这种大葱猪肉馅包子除了“皮薄馅大”的“名包”共性,其味道要比全国各地的那些“名包”更清淡一些,吃起来不腻。别看这一小点区别,小小的包子能做到如此特色,也是不容易呢。

说完了面食,再来说说正定崩肝。

这崩肝就是将黄牛肝切丝后煸炒,冷凉后装盆再拌上香油,是一道热制凉吃的菜肴。第一次游正定古城的时候,就在南大街一家菜馆点了一份崩肝。开始还以为这凉菜像家乡的那种凉切猪肝片,等菜品上桌才发现是那种色泽酱红的肝丝,而且是那种切得很细的丝!远看就像一盘黄花菜!这盘肝丝经过“崩”(介于煎于炸之间)炒,颇像“即将”炸焦的“干丝”之类,因为是秘制老汤熬制,冷凉上桌前又拌上了香油,入口便感鲜香无比,有嚼劲,而且越嚼越香。是再适合不过的下酒菜。

同劲道的崩肝比起来,“庄里”的凉菜我还是更喜欢西河肉糕。

西河肉糕虽然是一道源自深泽县的传统小吃,但在石家庄的一些大小饭店也可以吃到,大可不必为这肉糕专程开车去深泽县城里品尝。因为这肉糕的原料和做法并不复杂,只要真材实料加上一定的火候就能做出来。

西河肉糕的“肉”在其次,主料还是绿豆、红薯淀粉。但是必须有驴肉粒、驴油、驴汤之类的辅料。只要按照一定比例将这些食料混合调好,放入盆中蒸制一定时间就可以出锅,待冷凉后就可以切片成菜了。

那年春天在大石门美食街一家饭店点了三两肉糕。这肉糕被切成大块装盘上桌,远看就像红色的山楂糕,近看如南方的肉冻!色泽红润发亮的肉糕铺在几片生菜上面,宛如绿翡翠上堆积的一块块红色美玉,看上去就很有食欲。而且因为是驴肉沫做的,闻起来更是香气四溢!

当时就那么夹起一块肉糕不加调料直接入口,外软而有嚼头,吃在嘴里更是肉香浓郁,回味醇厚。我当时喝着啤酒,一口气就将这盘肉糕“消灭”了大半!直到一盘肉糕“见底”,口中没有一点“油腻”感觉。因为感觉“对味”,临走时又买了一份带回酒店。老板来自深泽县城。他说这肉糕又叫“驴肉焖子”,除了当凉菜吃,还经常作为驴肉火烧的搭档被夹入火烧,一方面中和驴肉的温度,一方面增加驴肉火烧的软糯程度,吃起来更是鲜香爽滑呢!

石家庄还有一道家常凉菜叫“热切丸子”, “庄里”的很多家庭主妇都会做。吃这道源自正定的小吃也不必跑到正定古城。如果在正定古城忘了品尝,在新石中路夜市里有一家“正定小吃”摊就能买到。

这热切丸子主要是用鸡蛋加纯肉末做成。有猪肉口味的,也有羊肉口味的。就如“庄里”很多“名不副实”的美食一样,这道菜看似热菜,实则是一道凉菜;而且上桌的菜品也没有一丝丸子形状。只是因为食用之前要趁热切片,故而得名。

这道小吃的肉丝部分吃起来非常筋道,其它部分软糯香嫩,有一种越嚼越香的口感。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来遗漏了“正宗安徽牛肉板面”!这可是石家庄“最最著名”的一道美食!没有这道“板面”,这片美食算是白写了!至少是“极不”完整的石家庄美食游记!

可以这么打个比方,如果你来到一座城市,发现大街小巷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一家“安徽牛肉板面”,首先你要坚信,你没有来到安徽!其次你要确信,哥们你已经进入“天下第一庄”了!

没错!就算世人都说石家庄没有美食底蕴,或者说石家庄的美食没有特色,但它至少能拿出这道“最最”特色的美食-------安徽牛肉板面!

十几年前,当石家庄这座城市还只有“二环”概念的时候,安徽牛肉板面店在“庄里”就超过了2000家!而当时风头正劲的兰州拉面,同期在石家庄也不过1000余家!安徽牛肉板面这种迅猛扩张的势头,放在其它城市肯定会引起“逆反”似地嫌弃,但是石家庄人却极为宽容地接受了这碗面,改造了这碗面!宠溺了这碗面,直到今天!

看到“庄外”人对这道美食(尤其是前面特指的“安徽”二字)惊掉下巴的样子,坦荡大气的“庄里”人不但不觉得尴尬,反而会自豪地拍胸保证:对!这就是咱石家庄正宗的特色美食--------安徽牛肉板面!

是的,就像南宁人执着于“嗦粉”;重庆人放不下一碗小面;青海人总记挂着家乡的羊汤;武汉人魂牵梦萦着热干面;每一位石家庄人心里,都会藏着一碗安徽牛肉板面!因为这“安徽牛肉板面”,不但便宜又好吃,而且有着独属于石家庄的味道!正宗牛肉板面的味道,一直在石家庄!

“安徽板面”刚来到石家庄的时候,是一种叫“安徽太和羊肉板面”的面食,只局限于安徽西北地区。而身处坝上草原的石家庄人,却偏偏不喜欢吃羊肉!“安徽板面”曾经一度不温不火,最终为了开拓市场,来自徽商故里的面店老板们逐渐妥协了:他们默默改良了这碗板面,将原先的羊肉“撤换”成牛肉,胸怀四海的“庄里”人看到了这碗板面的“诚意”,开始热烈地拥抱这“安徽板面+牛肉”的面食,经过日复一日的磨合、改良,这来自异乡的牛肉板面,终于成为“国际庄”面食界一杆“呼啦啦”迎风招展的旗帜!而出于对这碗面食发祥地的尊重,包容豪放的石家庄人不屑于扭捏遮掩,直接在这碗本土化的面食前面加上了“安徽”两字。所以这志在五湖四海的“国际庄”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一碗安徽牛肉板面到底怎样才算正宗呢?有一次我问了所住酒店的服务生。他说石家庄的安徽板面虽然味道小有差异,相同中都有那么些许的不同,但都可圈可点,各有千秋。总之味道“不会太差”。小哥“指点”我“必须”到五七路一家板面店先去品位一下。还告诉我正宗板面要看汤底是不是“正经”。而他之所以推荐这家面店,正是因为这家板面店汤汁的味道很“正经”。当然,正宗的板面是宽条的,这是必须的。

我得到指点后便火速赶到五七路点面、落座。

这一大碗颜色暗黄的板面沉浸在红润油亮的肉汤里,上面有一只鸡蛋,一勺鲜红的辣椒,几粒不太起眼的牛肉。宽大的手工面条里面因为加了盐、碱,特别结实劲道,吃起来有嚼头。虽然板面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油,每一根面条都被汤汁包裹着,但面条吃进嘴里并不觉得油腻。这碗板面整体滋味咸香油辣,一口菜一口面好不过瘾。看来这酒店小哥板面“鉴定”的经验确实老道!

以后又吃过几次“庄里”的板面,对板面的认识就开始“升华”一些--------原来“庄里”板面是否“正宗”,首先要看面条是不是又宽又硬,其次一定要看它是不是符合“三高”标准:高油、高辣、高盐。

性情豪爽的石家庄人不喜欢把板面做得太细,既然是板面就一定得宽大,得有股属于板面的独特外形。

板面“高油”的汤底主要成份是牛油,还有其它几十种调料味道。板面的“辣”分辣油和辣椒,汤油最辣,辣椒其次。石家庄板面店的辣椒油都是干、湿辣椒混合肉汤做出的,味道相当“劲爆”。当一抹红亮亮的汤色、一撮鲜红微黑的辣椒爆满口腔的时候,整碗板面都跟着散发出牛肉、牛油、香料等混合而成的特殊香味。

然而光是高油、高辣还不够,以“咸”为地域标志的高盐,本就是石家庄美食的特点,所以这安徽牛肉板面自从在“庄里”本土化之后,过度的盐分就成了这道美食的“身份符号”。 “庄里”人吃面的时候只需挑起一根放在鼻子下面,立马就能闻出这面条是否“正宗”:只要有一股淡淡的碱味,吃起来还有些咸味,这就没有跑错地方!也正是因为面条里有盐、碱之类,板面才能很“结实”、很“硬棒”,吃起来更劲道。

对“庄里”人来说,板面咸了不要紧,只要来一个缸炉烧饼就可以“对冲”掉过重的咸味。当然对“庄外”人来说,别说面条本身的“咸”了,就是喝一口咸汤都会皱眉头,所以说这款“安徽牛肉板面”,的确应该独属于石家庄,是一种推陈出新的地道石家庄美食!

还要说明的是,这正宗的牛肉板面里,牛肉其实并不是“主角”。一碗“安徽牛肉板面”里其实没有几块牛肉粒,一如现在的“兰州拉面”里几乎没有存在感的牛肉片。喜欢吃板面的“庄里”人很少有奔着吃几块牛肉去的目的,一碗板面里有几粒小小的牛肉“应景”也就得了。毕竟8块一碗的价钱摆在那!“价廉”怎么“物美”呢?而且一碗面的分量那么大!如果想让板面的“内容丰富”些,尽可以让店家另外加些卤蛋、五花肉、丸子、豆皮之类的,这些便宜的小菜铺满碗口也不会超过10元钱!

当然,这“庄里”的板面虽然劲道、美味,但毕竟加了很多盐、碱,所以不建议多吃,至少不能天天吃。这是“庄里”的朋友“友情提示”的。正应了那句话:凡事适可而止。但是你来到石家庄如果不吃几次“安徽牛肉板面”就离开,同样是一件抱憾终身的事情!毕竟除了这里,哪怕你跑到板面的发源地安徽太和县城,你也尝不到如此正宗的安徽牛肉板面!

看到这里,我肯定你下次来石家庄的时候,绝不会人云亦云地说 “石家庄没有美食”了!因为咱石家庄不是没有好吃的,而是这些美食太低调、太接地气、太家常了!当然,因为石家庄的美食都是那种平易近人的存在,可能寻觅起来要费点心思,这一点我还是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