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儋州市有什么特产?
1.儋州香芋 地理标志产品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儋州出产的香芋个头适中、外形美观,富含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较高的钙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强身健体之功效,既是制作饮食点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2.儋州蜜柚 地理标志产品
儋州蜜柚儋州市农业产业协会儋州位于琼西北、濒临北部湾,日照充足,雨水丰富,土层深厚,气温、水源、土壤等都非常适合蜜柚的生长。儋州出产的蜜柚有足球大小,上尖下宽,重量超过1公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含量几乎是等重量苹果的8倍;肥厚的表皮里面所含的珍贵精
3.儋州粽子 地理标志产品

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的特产。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汉族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且风味独特。儋州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尤以伏波虾米红鱼粽、香肉粽、鱿鱼粽、干贝粽等最为出名。儋州粽子色香味俱全,且所有食材绝对保证原生态,没有任何的人工添加,……
4.儋州鸡 地理标志产品

儋州鸡是海南儋州的特产
二、海南儋州那大的小吃
嘿嘿,我是那大人,就住在那大哦。
小吃啊,最有名的就是米烂了,跟海南粉类似,但是个人感觉比海南粉好吃很多。还有是各种馍类了,最常见的是萝卜馍,加上一种类似酱油的咸酱后很好吃。菜叶馍,是拿粽子叶包的,也有拿荷叶包的,很好吃。猪肠馍,这个是我最喜欢的,面皮卷成细筒状,里面包着肉和碎豆角,浇上酸醋汁,相当开胃啊。
还有很多本地特色的水果和吃法,即便是在海南,也只有儋州才有的哦。那大的话,三角街一小附近跟天桥那边和美食街都是比较热闹的小吃聚集地。热的时候还可以去一小上面一点的招待所吃炒冰。
欢迎你到儋州那大来~~
三、最有名的小吃都有哪些?
哈哈,潍坊的小吃可多了去了,比如:朝天锅、鸡鸭和乐、全羊宴、潍县五香肉、芥末鸡、酥鱼藕、潍县辣皮、麻汁杂拌、潍县蒸鸡、芝畔烧肉、肉火烧、三页饼、杠子头等都是潍坊市的著名小吃,而且有好几种都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还有最著名的潍坊萝卜!
哦,馋死了,好吃好吃
四、寻求海南美食和特色小吃
海南的特色小吃-------
1、海南粉:海南粉其白如雪,其细如丝,食法北方叫“凉拌”,海南叫“腌粉”,其上加入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肉丝、香油、酸菜……,醇香扑鼻,余味无穷,吃完后再加上一勺海螺清汤,更是鲜香无比。海南粉是海府地区 传统小吃。
2、抱罗粉:以大米粉条配靓汤及多种佐料调制而成。因文昌县抱罗所产最为出名而得此名,又因其粉比“海南粉”略粗,故琼北各地又称之为“粗粉汤”。
3、灵山粗粉:是在琼山市灵山镇一举成名的,其粉比海南粉粗,其生产工艺与海南粉略有不同,其食法也是“腌吃”,但特色是粉质爽滑,腌料注重海鲜原料,突出一个“海鲜味”。
4、陵水酸粉:陵水一带风味小吃,其粉圆而长,外观如“桂林米粉”、“云南过桥米线”。同样是“腌粉”,但其腌料与以上“腌粉”不同的是既香又酸,嗜辣者再加上一勺本地产的“辣中之辣”的“灯笼椒辣酱”的话,更是香、酸、辣三味具全,十分开胃!
5加积牛腩粉:做为海南的侨乡之一,吸收东南亚饮食的长处,加积厨师独创的“五香牛腩”、“咖喱牛腩”远近扬名,以“五香牛肉腩”为腌料的加积粉,香味浓郁,吃后余香留齿。
6、香粘软:出自著名侨乡、椰乡——文昌市一带民间。用糯米粉加清水、生油搅和,揉搓成小团,用手按压成扁圆形,在滚水中煮熟,然后沾上碎粒状甜馅料便可吃用。
7、清补凉:有点像北东的八宝粥,但制作方法有异,一般先将各配料煮熟后,加冰加糖水或加椰子水食用。该食品清凉可口,消暑健胃,是海南夜晚最富特色的解暑美食,价格仅有三四元/碗。
8、海南萝卜糕:海南地方传统小吃。民间制法因地而异,但都须以粘米浆、白萝卜丝为主料,其它辅料可随意变换,可间可繁,可蒸可煎,也可先蒸后煎。
9、苗家三色饭:海南中部山区苗族人民的传统小吃。具有节令性,在“三月三”(黎、苗族人民传统喜庆节日)期间普遍制作和食用。
10、黎家竹筒饭: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才做的,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现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风味美食。
五、海南有什么特色的小吃(不要太甜的)
海南椰子船
海南椰子船,又称“珍珠柳子船”,是海南琼海、文昌一带民间传统小吃。用鲜椰子装入糯米、味料煮熟而成,具有浓厚的椰乡气息。一般只流行于椰子产地的民间,只有个别餐饮店作产品销售
海南早茶
海南的大宾馆、小酒店以及茶坊皆有早茶。每天早上,海南各市县大街小巷的宾馆、饭店、茶坊、酒肆,挤挤挨挨坐满了茶客,或细喝慢饮,或洽谈生意,或应答酬谢,或情侣约会,大家在互斟互让之中传递感情,交流信息。
有人总结海南早茶为“穷茶富点”。茶无名茶,点则花样繁多,有小、中、大点和顶点、特点之分。菜多以鸡爪鸡翅、鸭掌鸭翼、猪脚猪尾,羊肉牛什为原料,还有海鲜及飞禽炖品,与广东早茶相似;素食有糯米椰丝糕、肉粽(内有鸡肉、咸蛋黄之类)、炒粉、琼脂冷盘等,颇见海南特色。
抱罗粉
由于海南岛地处我国最南端,粮食类以大米为主,所以米粉类小食在海南比较普遍,抱罗粉则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抱罗粉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罗镇而得名,相传自明代起抱罗粉就成为抱罗镇著名四乡的美食了。
抱罗粉属汤粉类,其贵在汤好,汤质清幽、鲜美可口、香甜麻辣。抱罗粉的汤较甜,但是这是一种独特的鲜甜,甜而不腻,且甜中带酸、酸中带辣,其味妙不可言。
旧时的抱罗粉粉汤通常是用牛骨煮汤配制而成,现在的粉汤则吸收了粤菜的上汤制法,用多种原料熬煮而成,其味较之旧时的粉汤更加鲜美。用这种鲜汤冲调米粉条配上精制牛肉干、瘦肉丝、粉肠、花生仁、少许酸笋、酸菜骨、辣椒等配料、佐料,当然会引起您强烈的食欲。
一碗抱罗粉既可以充饥解渴,又是一种美食享受,难怪抱罗镇一带人们自古就把“上市食粉”当作一大乐事。
海南粉
海南粉有两种:一种是粗粉,一种是细粉。粗粉的配料比较简单,只在粗粉中与进滚热的酸菜牛肉汤,撤少许虾酱,嫩椒、葱花、爆花生米等即成,叫做“粗粉汤”,而细粉则比较讲究,要用多种配料、味料和芡汁加以搅拌腌着吃,叫做“腌粉”。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这类“腌粉”。
鸡屎藤粑仔
鸡屎藤粑仔,是海南米粉小食中的另类,一是名字起得怪,听起来就让人大倒胃口,二是样子也很怪,看起来让人又倒胃口,不过这东东确实是好食又健体!以前在书上看到过关于介绍这种小食的文章,书上讲了海南一种植物叫“鸡屎藤”因其味有如鸡屎而得名,这种植物在中药中也常使用,据说有清热解毒、滋阴壮阳、养血保胃之功效。海南人为了用药于食做出了“鸡屎藤仔烂”,就是把鸡屎藤叶和大米晒干磨粉,食用时和成面团然后搓成一个个如手指般大上,下锅煮熟!煮熟后在锅内加入生粉、椰丝、红糖、姜继续煮上五分钟,这样一锅鸡屎藤仔烂就做成了,看起青乌乌的,吃起来倒是绵绵的,甜甜的还有一股淡淡的“鸡屎味”(其实是一股很好闻的草药味)。在农历七月初一,琼海市家家户户都要吃鸡屎藤粑仔,以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天气。
海南米粉之二——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属“腌粉”类(海南“腌粉”的“腌”字指凉拌),所采用的米粉细而长,外观如“过桥米线”和“龙口粉丝”,作为“腌粉”,陵水酸粉与其它海南腌粉有所不同,其腌料既香又酸。喜欢吃辣的人加上一勺陵水产的“黄灯笼”辣酱,更是香、酸、辣三味俱全,十分开胃!
清补凉
将鲜椰肉,芋头、红枣、绿豆、鹌鹑蛋等煮熟,然后加冰、加椰子水或糖水食用。该食品清凉可口,消暑健胃,在海南炎热的夜晚喝上一碗,清爽彻肺。
海南鸡饭
鸡饭的主料是鸡和大米,最好的鸡饭选用“文昌鸡”。由于“文昌鸡”供不应求,一般鸡饭推档选用本地种杂色鸡,要求是刚成熟而尚未下蛋的鸡,以1至1.5公斤重为宜。大米选用上等新鲜的优质米,鸡是白切鸡,清汤中烫熟,皮色油黄,肉白且嫩,骨髓带血,吃来清甜爽口。
海南火锅
俗称“打边炉”,在海南无论冬夏皆打边炉。这种火锅高档的以果子狸、蛇肉、龟肉配红枣、党参、淮山、枸杞煮汤,再加生鱼片海鲜、牛百页、鸡肉烫食,复有豆腐、粉条烫食,后有西洋菜、生菜、空心菜、小白菜等时蔬烫食,最后连汤带水吃完喝尽。吃得人人流汗(建省前打边炉,人们常吃得“三流”:流汗、流眼泪、流鼻涕--后“二流”皆因当时以炭头为燃料,烟熏火燎所致。建省后打边炉的燃料普遍改进,采用液化石油气或固体无烟燃料,后“二流”便没有了,但在偏僻乡镇或可体得到),气氛热烈。中低档的打边炉以羊肉、鸡肉、猪排骨代替山珍海味,人们照样吃得轰轰烈烈。
那大狗肉
那大狗肉是与海南四大名菜齐名的美味,因为传统认为“狗肉不上席”,故“那大狗肉”没能挤进“名菜”之列。
那大狗肉产于儋州市那大镇,此处狗肉加工方法和佐料与众不同,所烹之狗,肉美骨香。狗肉吃法一般采用火锅。其汤料有红枣、党参、枸杞、胡椒、熟芝麻等补药和南国独特调料10数种,将熟狗肉切块下到汤料中烫热即可食,香味浓烈,风味自出。
游客如不到儋州,则可在海口市东湖边循着狗肉香找到狗肉店,美美地吃一顿狗肉。据店主人称,此处狗采购于儋州,因而可视为“那大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