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础设施;什么是旅游配套设施;并分析他们的区别

一、什么是基础设施;什么是旅游配套设施;并分析他们的区别

1.基础设施:狭义的基础设施仅指水、电、路。广义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通讯、水利水电、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

2.旅游配套设施是为一切为旅游业服务的相关设施. 除开起码的基础设施外,主要指旅游接待设施(包括停车场、酒店、饭店等)、旅游购物设施、娱乐设施、医疗救护设施等。

区别:基础设施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旅游地本地居民生活需求,还要满足旅游者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旅游配套设施主要是满足旅游的旅游需求,以旅游者需求为设计导向。

二、冰雪旅游开发的规划与设计怎么做好?

冰雪旅游开发的规划与设计-绿维创景-是一家很有经验的公司,认为冰雪旅游开发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冰雪旅游开发需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所谓市场导向原则,就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内容和变化规律,确定资源开发的主题、规模和层次,开发适销对路的冰雪旅游产品。冰雪旅游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冰雪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坚持这一原则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充分了解主要冰雪旅游目标市场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分析各地特别是主要冰雪旅游目标市场所在地的冰雪旅游需求特征。

2、资源独特性原则

地域分异规律导致各地区旅游资源之间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不同的特色。冰雪旅游资源是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的依托。冰雪旅游产品开发成功与否,在较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冰雪旅游资源利用得当与否。有特色才有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所以冰雪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所以,在开发某种或某类冰雪旅游产品时,必须充分考虑该冰雪旅游产品开发所依托的冰雪旅游资源的性质、特征。

3、产品结构优化原则

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原则就是以本地冰雪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国际、国内冰雪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冰雪旅游产品多样化、系列化、配套化。旅游需求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需求在内的综合性需求,因此,冰雪旅游经营部门需对各类旅游产品进行综合开发,使其协调发展。同时,要兼顾豪华、标准、经济等各档次冰雪旅游产品的开发,满足各个阶层冰雪旅游消费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4、环境保护与社会效益原则

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是更好的利用旅游资源,而生态环境则是旅游资源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只有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成功,这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条总原则,也是冰雪旅游开发必须要遵循的原则。(绿维创景)

三、在大众旅游时代的前提,旅游目的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在社会进度快,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了,国外旅游,深度旅游,文化旅游各种旅游需求增加了。

四、老城镇如何搞好旅游基础建设

创建旅游名村是扩大内需的新动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时尚方式。乡村游,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农耕风采、奇花异草,还能享受到田园风光、农家美味带来的乐趣。而对观光区的农民而言,可以开饭店,开家庭旅馆;做导游,或到旅游商品工厂做工。刘家桥村自2004年开始开发乡村旅游以来,现已建成农家旅馆及餐馆多家,60%以上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业。

创建旅游名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引导 这次打造旅游名村,从资源、交通、民俗文化、村容村貌等方面提出了创建要求。围绕旅游名村的创建,本村有哪些资源,有哪些看点,农民会把自己的点子端出来;本村有哪些民俗,有哪些绝活,农民会钻天拱地地找出来。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繁荣农村经济,且不说客往村里走、钱从旅游来,农民在村里就可以大挣“外快”,单是挖掘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名村的过程,本身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进程。

创建旅游名村是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创建旅游名村实际上是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006年和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旅游年主题定义为“中国乡村游”和“和谐城乡游”,将旅游发展的重点直指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乡村游在悄无声息中受到游客热捧。

综合国内乡村旅游的实践,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

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

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搞好我市旅游名村创建的几点建议

列入了全省旅游名村创建单位,并不就是旅游名村,经过四年的发展,每个村所实现的旅游年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以及村容村貌村民素质的改变才是检验旅游名村的标准。我们必须以旅游名村的创建为抓手,真抓实干,干出实效。

1、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旅游名村的文化内涵

在旅游名村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2、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

3、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发展乡村旅游要在我市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名村在创建过程中要达到十个一的要求:即一本宣传画册、一个导览图、一条通畅的进村公路、一批标准的农家旅馆、一个游客中心、一台地方戏、一个停车场、一支导游讲解队伍、一部电视专题片、一至两个参与性项目。

4、加强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功能

集中治理脏乱差现象,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规划建设公共绿化带,完善环卫设施,打造良好人居环境。要建设完整科学的旅游指示系统、标示系统、警示系统、安全系统、游步道系统等旅游设施。在游客集中的地方要建设旅游服务中心。结合当地实际规划建设地方文化演出广场,完善文体娱乐服务设施,丰富游客精神文化生活。

建立村级综治工作站、社区警务室和旅游服务投诉站,建立游客应急报警呼叫系统,组建义务联防巡逻队。

培养乡村旅游经营队伍、导游队伍。加强乡村旅游企业(农家旅馆)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加强旅游人才的培训力度,对经营业主及从业人员进行系统性、经常性培训。

实施素质工程,培育新型现代农民。大力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理念、政策法律法规、现代文明礼仪、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培训,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素质。

5、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夯实旅游名村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进改良蔬菜品种,提高种植水平,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健全营销网络,发展蔬菜储藏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无公害蔬菜品牌。积极发展林果业等体验式观光农业示范园配套基础设施,吸引更多市民前来认种土地,体验田园生活,为乡村旅游提升人气,聚集客源。 扶持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各地旅游名村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特色,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如咸安的桂花酒、通城的豆制品及茶油、嘉鱼的麻糠、崇阳的麻花等等。

6、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提高旅游名村的知名度

加强旅游客源市场建设,引导经营业主健全营销网络。对外加强与武汉、岳阳、长沙、九江等地旅游中介机构和旅行社的协作,对内加强与旅游名村附近的大景区及当地旅行社相协作,争取将旅游名村乡村旅游纳入各县旅游线路中统筹安排。

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针,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建立乡村旅游企业(接待点)对外宣传激励机制,鼓励乡村旅游企业(接待点)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多形式开展对外宣传推介,不断提高旅游名村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