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景区应该怎么做

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景区应该怎么做

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所说,全域旅游是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要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需要以智慧旅游的有效方式来帮助实现全域旅游。

那么,就景区而言,又该如何从景点旅游转变到全域旅游?

1.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的分析力和解释力,是未来大数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新浪微博的旅游大数据,如果将“参与微博旅游的用户、旅游用户年龄及性别偏好、景点品牌传播”等大数据加工成可利用的产品,那么,从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来说,大数据无疑是一个得力的助手,可以帮你准确分析除景区景点以外的旅游市场的目标客源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渠道投放策略,为你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从而帮助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复盘和调优。如此一来,大数据可以帮你把旅游市场从单一的景点景区扩展到全域。

2.“旅游+和”互联网+”的驱动

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互联网+”增加了深度,厚度,“旅游+”则扩展了广度。从“旅游+”的角度看全域旅游的目的地建设,它将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

3.公共景区的管理服务ppp

PPP模式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中国,政府掌握了大多数景区,但多个政府事业部门分割管理,缺乏游客服务管理能力,这就需要引入专业化的景区管理服务ppp体系,形成有效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机制来提升景区服务质量,进行标准化管理,这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ppp模式下的为政府旅游解决全域旅游方案的服务商有很多,比如北京中景合天科技有限公司与明十三陵的合作,破除了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现了公共服务一体化。

如何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

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的旅游旺季里,笔者观察到许多人作别“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肤浅、疲劳之旅,寻求既轻松又有深度的文化之旅。一些景点也应时应景,纷纷发出了“提升文化味”的呼声,并出台措施强化治理。比如,日前南京夫子庙景区就开展了以“增加文气,减少商气”为主旨的“百日行动”。应当说,景区这种自我反思精神是可贵的。但笔者认为,仅仅通过“此消彼长”的方式来进行文化味的相对提升还是欠力度的,因为这类“剥离式”处理方式似乎假设了一个这样的前提,即景区的文化味原本是浓郁的,只不过被墙外汽车排放的味、行商走贩高声叫卖的烦躁味、铺天盖地立体轰炸的广告所制造的商业味所搅和,所稀释了。

笔者认为,只有关注景区文化内涵的原生、实质性增长,才能更好地彰显景区的特色,才能让广大游客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提高游览品质。目前,提到景区发展,动辄圈地多少亩、投资多少亿元再造个什么馆,似乎只有大手笔才能让游客不虚此行。实际上,景区的文化氛围是一种比较高尚的软环境,是一种诉诸游人心灵深处的精神力量。而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容易接受“感动”而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这也就是某些“众声喧哗”的景区最集中、最具文化色彩的某某馆能够“闹中取静”的原因,因此要特别注意从细小方面的巧妙处理上来提升文化味。

比如景点往往被一层一层的商圈所包围,有的从停车场到景区大门的距离竟有几里地,如果只是贩卖着任意一家小商品批发市场都能提供货源的纪念品,而在这里忽视对景区特色和内涵的介绍和渲染,无异于放弃了对游客文化感受的“预热”。同样,当游客离开时,又少了对文化感受的强化。从空间上来讲,要注重创造多重文化体验空间。如果面对景物、文物或历史遗存等,只是采用“目之所及”的方式去感受,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原本气韵流畅的文化欣赏很容易被打断,从而影响效果。如能通过视听设备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感知景区的文化底蕴,必然会使文化深度增加。同时,创设文化体验、参与项目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另外,要善于挖掘文化底蕴,注重对虚拟空间的开拓。旅游不是考古,也不是对地质地貌的研究,也就是说,一凳一亭一碑可以超越它的实物意义,而成为承载文化意味的传说和历史故事。当然,这些需要实实在在的文化研究作支撑,庸俗的牵强附会只能起到反作用。

(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