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鹊的简介
中文名称: 扁鹊
又名: 秦越人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生卒年: 公元前407—310
生平简介
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卢(今济南市长清县)人。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
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
济南郊区鹊山西麓有扁鹊墓,墓前石碑署“春秋卢医扁鹊墓”,并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整字样。
事迹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退出以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没有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见桓侯就转身跑了。桓侯特意派人问扁鹊为什么转身就跑,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辖的部位,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问了。”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就病死了。
二、扁鹊的资料
扁鹊籍贯 因为扁鹊一生游历四方,所以去过的很多地方.以至于关于扁鹊籍贯有一些争议 但古书一直记载的是渤海莫人(今河北任丘)扁鹊见蔡桓公明确写到渤海莫人,即对扁鹊出生地的权威描述。 此外,百家讲坛也认为是渤海莫人。目前,各类古书籍上描述扁鹊籍贯的只提到莫这个地名。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勃海郡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或齐国卢邑(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县北)人。战国时代名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 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
三、扁鹊为什么又叫做"秦越人"?
扁鹊不是本名,他本名叫秦越人,因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传说中黄帝时的名医“扁鹊”来称呼他。司马迁为他作传,传名也称扁鹊,传中说他曾得异人传授,凭肉眼可以透视病人的内脏。
四、扁鹊是个怎样的人?
1.医术高明的人,因为蔡桓公病症还没出现的时候,扁鹊就已经知道他得病了.
2.讲原则的人,他觉得蔡桓公的病越来越深,已经没药医治了,所以就逃跑了.
3.苦口婆心的人,多次劝告蔡桓公及早治疗,可惜蔡桓公毫不领情,最终病死.
4.名察秋毫,观察入微,料事如神
这篇小故事,描述扁鹊用具体生动的比喻斥责秦武王听信无知之言,而迟疑不决的昏庸做法。扁鹊身为医生,竟敢对秦武王怒而斥之,足见其才智过人和大无畏的精神。
五、( )的扁鹊,()的蔡桓公
医术高超的扁鹊,固执己见的蔡桓公
六、扁鹊治病里的扁鹊是个怎样的人
扁鹊是个很厉害的人……O(∩_∩)O~